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面对生态危机发展出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主张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共处,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作为一种新兴理论,生态女性主义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其理论假设值得进一步商榷,强烈的乌托邦色彩也使其在实践过程中遭遇诸多质疑。生态女性主义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加强自身伦理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含碳球团还原熔分综合利用硼铁精矿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硼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转底炉珠铁工艺的基本特点, 提出了含碳球团还原熔分综合利用硼铁精矿的新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 以硼铁精矿和碳质还原剂为原料, 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配碳量(C/O摩尔比)、还原剂种类、熔融保持时间等因素对球团还原熔分过程的影响, 以及熔分产物的基本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熔分; 提高配碳量有助于缩短还原熔分时间; 煤灰熔点对熔分有较大影响; 随着熔融保持时间的延长渣中FeO含量降低。优化的工艺参数为: 以无烟煤为还原剂, 配入量为C/O=1.2, 焙烧温度为1 400 ℃, 焙烧时间为15 min。此时, 渣铁分离彻底, 得到含硼元素0.065%的纯净珠铁和B2O3品位为20.01%的富硼渣, 珠铁中铁的收得率在96.5%以上, 富硼渣中硼的收得率在95.7%以上。经缓冷处理, 富硼渣主要由遂安石和橄榄石两相组成, 活性达86.46%。含硼珠铁和富硼渣分别是钢铁和硼化工工业的优质原料, 该工艺可为我国低品位硼铁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采用纯氧鼓风以及炉顶煤气循环利用工艺使得炉内煤气成分与传统高炉相比发生了改变,炉内的煤气成分主要以H2和CO为主.为了研究还原性气体H2和CO对球团矿还原行为的影响,分别用H2-N2、CO-N2、H2-CO混合气体在1173K下通过热重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发现还原度随着混合气体中H2或CO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是H2的还原能力明显比CO要强.在H2-CO混合气体中H2的加入有利于还原进行.用H2-CO混合气体还原得到的还原速率不能用H2-N2和CO-N2混合气体下得到的还原速率相加得到.微观结构观察发现,用H2进行还原时得到的铁结构较致密,而用CO还原时铁会破裂为许多小碎片.在用含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还原时,还原度曲线在还原后期由于碳沉积导致出现下降的趋势.还原气体中氢气的存在会加剧碳沉积现象,而氮气的存在会抑制这一现象.对还原后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以及化学分析表明试样中的碳以碳化铁(Fe3C)和石墨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甘草抗氧灵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天然油脂抗氧化剂,按照“食品毒理安全评价程序”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毒理试验。并对甘草抗氧灵的有关卫生标准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青钢1 800m^3高炉布料方式的特点。为解决原燃料质量一般条件下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的问题,青钢1 800m^3高炉采用了中心加焦结合大角度、大角差布料方式,其核心要点是,适当压制边沿气流,确保中心气流。青钢高炉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中心加焦结合大角度、大角差布料方式,边沿相对较重,边沿煤气温度在80℃以下,但是由于中心加焦的作用,中心煤气流较旺盛,高炉顺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含锌粉尘为背景,结合转底炉实际生产工艺条件,建立了含锌粉尘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一维非稳态数学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和碳的气化反应,还加入了氧化锌的还原反应,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炉温、球团半径及孔隙率对球团还原的影响.炉温对球团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均有显著影响,孔隙率和球团半径仅对球团的金属化率影响较小,而对脱锌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岛特钢1#高炉配加30%外购水熄焦,由于外购焦炭水分波动较大,配加外购焦炭后,风量萎缩,燃料消耗升高,炉缸活跃性降低。1#高炉通过调整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在2021年12月配加80%外购水熄焦的情况下,炉况顺行良好,燃料消耗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