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页岩油藏的成功开发在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衰竭式开发采收率较低,传统提高采收率的措施难以有效增产,因此明确页岩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对于探索页岩油的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为例,开展了一系列注CO2实验并结合流体注入能力和油气组分传质评价实验,揭示了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并明确了注CO2吞吐的埋存形式、埋存效率与其生产动态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CO2的注入能力是水的7.77倍、N2的1.18倍;增加注入压力,促进CO2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有效提高CO2的注入能力。(2) CO2对原油物性的改善能力显著强于N2,在CO2—原油组分传质的协同作用下,注CO2吞吐的采收率比N2高6.84%。(3)原油膨胀和黏度降低是注C...  相似文献   
2.
CO2 吞吐作为常规油藏的一种有效增产方式,在致密油藏中尚未普及。为研究CO2 吞吐在致密油藏的新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扩散系数、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及吞吐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2 扩散系数在致密油藏中不能忽略,扩散系数的大小影响了最终采收率。对于渗透率越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的致密油藏,采用CO2 吞吐增油效果更加明显,而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增油效果逐渐减弱。研究新进展对致密油藏优选CO2吞吐增油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只是一个初步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有需要调整、完善的地方,这时就需要申请对原来的规划设计进行变更.本文分析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原因,列举了变更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指出当前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用地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构建一个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土地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和必要性.并最终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土地市场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估价的常用方法有:收益还原法、收益倍数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市场比较法、影子价格法、享乐定价法、土壤潜力估价法、标准田法等。这些估价方法对我国农用地的可操作性、适用范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高凝油油藏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得到了岩心尺度下的最优化参数,采出程度较纯水驱时提高19.83%。在物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岩心和流体参数、含气活油相渗曲线建立数值模型,分别研究注采井网、注采井距、段塞尺寸、气水体积比、注入时机、注入周期各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五点系统、300 m井距、0.2PV段塞尺寸、1∶2气水体积比、含水率60%时转注、连续注入9个周期为最佳方案,可以保证在较低的注气成本下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对以后该类油藏的气水交替驱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指导云南省香格里拉子尼铜矿床深部找矿工作,首先系统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相邻矿区成矿规律;然后通过已施工的156个钻孔的岩芯编录及矿区地质填图,总结了矿体产出特征、控矿因素、蚀变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最后对矿床成因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子尼铜矿床矿体形态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成矿物质由深部沿构造破碎带上升至浅部并在破碎带拐弯、变缓处成矿。②由甘孜-理塘洋壳俯冲至中咱陆块下产生的挤压断层既为控矿构造又为破矿构造,表明子尼铜矿的形成与义敦岛弧印支期-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有关,贯穿整个破碎带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特征表明矿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性质。 ③综合蚀变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矿区深部上三叠统哈工组三段(T3ha3)与上三叠统哈工组二段(T3ha3)的岩性接触面、与断层有关的拐弯及断坪-断坡等位置成矿潜力巨大,是最有利于进一步勘探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制度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监管制度进行剖析,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找出其存在的缺陷,为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监管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监管工作对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要根据10多年来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同时参考农业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的具体做法,制定出一套科学、完整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才能实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数字化电能表检测标准由电子式电能表检测标准发展而来,其检测项目未充分考虑数字化电能表自身的特点。为改善数字化电能表挂网运行的稳定性,搭建了现场综合监测平台,设计了基于全相位自适应算法的0. 01级数字化电能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现场适应性试验项目,最后在实验室和现场分别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现场适应性试验项目,能够有效保证数字化电能表在现场复杂工况条件下的计量准确性,通过新增试验项目的数字化电能表能够在现场长期准确的计量电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电能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时常出现误差超差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的数字电能算法的现场适应能力较差。为此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数字化电能表误差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相位数据处理的数字电能计量算法,将全相位数据处理方法与DFT算法结合,并通过插值算法使得全相位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了更强的频率适应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字电能算法能有效抑制频谱泄露。与主流厂家的同类产品进行的对比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强的复杂工况适应能力,能够在复杂工况下准确计量电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