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1.
在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上,研究经历不同循环碳酸化/煅烧反应次数的CaO与SO2的硫酸化反应特性,考察循环次数、颗粒粒径、反应温度和微观结构对CaO硫酸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次循环之前,CaO硫酸化转化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继续增加循环次数,转化率则保持稳定,而130次循环后,硫酸化转化率则开始增长;初始CaO、经历40次和150次循环后的CaO硫酸化转化率分别为0.480,0.207和0.243;当循环次数不同时,颗粒粒径对CaO硫酸化转化率的影响一致,转化率均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在800~950 ℃,初始CaO的硫酸化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但随循环次数增加,反应温度对CaO硫酸化影响变大,且反应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ZEC(zero emission coal)系统中,粗煤气进入碳酸化/重整炉前需先脱除H2S,提出利用经过多次碳酸化/煅烧捕集CO2循环的煅烧石灰石(CaO)脱除H2S,并研究循环碳酸化/煅烧次数、硫化温度、H2S浓度和微观结构对循环CaO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循环碳酸化/煅烧捕集CO2后CaO仍具有较高H2S吸收性能。前20次循环,CaO硫化转化率随循环次数增加迅速降低;20次循环后,CaO硫化转化率缓慢下降。硫化120 min后,未循环CaO的硫化转化率接近100%,而经历1、20和100次循环后CaO的硫化转化率分别为94%、81%和74%。H2S浓度对循环CaO硫化性能影响较大。硫化温度(800~1000℃)对循环CaO的硫化性能影响较小,最佳硫化温度为900℃。随循环次数增加,CaO颗粒发生高温烧结,导致比表面积降低和20~150 nm内孔隙减少,而这是与H2S吸收密切相关的孔隙,导致CaO硫化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薯淀粉生物模板耦合蔓延自燃烧法构筑了新型铈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钨掺杂摩尔比、调平pH值和引燃温度等对其SCR脱硝的影响和晶相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薯淀粉生物模板铈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合适的钨掺杂摩尔比、淀粉离子比和离子浓度分别为4∶2、100 g/mol和1.0—2.0 mol/L。钨掺杂可抑制铈氧化物中CeO_2的结晶,细化其晶粒,提高了其脱硝性能;氨水调平提高了钨助剂对铈氧化物CeO_2晶体形成的抑制作用;当调平pH值增至7.0时其脱硝效率达到最高,进一步提高调平pH值其脱硝效率反而降低、甚至低于未调平催化剂。引燃温度由150增至500℃可抑制复合氧化物中铈、钨氧化物晶体的形成,其脱硝效率逐渐升高,但700℃引燃会增强CeO_2晶体的结晶度,降低其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4.
专业品牌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职校内涵发展、上台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而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设施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是专业品牌建设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怎样才能建设好专业设施与专业教师的队伍,是能否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的出台,供热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针对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性能优劣问题,以国产300MW机组为例,对其应用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及分析。结果表明:旁路供热的灵活性最好,不考虑调峰电价补贴时低真空供热的经济性最好,考虑电价补贴后背压供热的经济性最好。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质特性十分复杂,随着燃煤机组排放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脱硫废水零排放将是继烟气超低排放后下一个火电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分预处理、浓缩减量、尾水固化三个环节介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工艺,指出工艺路线设计及技术选择的关键点,并对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工艺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丙酸钙再燃的脱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沉降炉实验台上系统地研究了丙酸钙的再燃脱硝特性。丙酸钙基本再燃可以取得与液化石油气相当的脱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973~1 323 K,丙酸钙基本再燃的脱硝效率与温度同步升高,最高为79.65%,此后进一步升高温度,效率提高不明显;为保证基本再燃较高的脱硝效率,烟气中初始氧浓度不宜超过5%,再燃比应在25%附近,同时停留时间应保证在0.7 s左右。单独喷氨气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能取得的最高脱硝效率为1 273 K时的85.34%,但“温度窗口”较窄,为1 215~1 341 K,适宜氨氮摩尔比为1.75~2.00。在先进再燃过程中,由于丙酸钙和氨气存在协同的脱硝作用,这两种试剂的所需加入量大大减少,当再燃比为19.83%,氨氮摩尔比为0.8时,其最高效率可达到93.37%,同时“温度窗口”拓宽为1 195~1 355 K,而且在2%~6%的氧浓度范围内,先进再燃均能保持较高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8.
化石燃料大规模燃烧产生的CO_2加剧了温室效应,钙循环技术不仅能实现低能耗碳捕集,也是热化学储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然而,太阳辐射具有间歇性,热化学储能技术应运而生。笔者介绍了燃煤电站CaO储能辅助碳捕集系统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站基于钙循环的高温储能技术,分析了煅烧条件、材料颗粒粒径等因素对CaO基材料循环储能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提高CaO基材料储能活性和稳定性的多种方法:用机械掺混、化学燃烧合成等方式制备CaO/Al_2O_3、CaO/MgO、CaO/SiO_2多种复合储能材料。结果表明,燃煤电站CaO储能系统可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机组煤耗量、实现CO_2减排;CaO/CaCO3高温热化学系统储能密度高达3. 2 GJ/m~3,储能循环稳定性高,能够实现能量长期无热损储存;惰性载体(Al_2O_3、MgO、SiO_2)的加入可以提高CaO储热循环活性和稳定性。基于CaO基材料碳酸化/煅烧反应(钙循环)的高温热化学储能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此外,分析了当前CaO基材料储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难点,并对储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目前CaO基材料储能循环活性降低,高效储能装置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CaO基储能材料制备应向高储能密度、高循环活性方向发展,整体发电效率提高是储能系统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