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小汪沟铁矿采用分区崩落法,沿矿体延深方向分为上、中、下3个采区同时开采,分区交界部位的采区矿柱受采动应力的长期作用,在距离空区边界15~25 m的范围内,产生了破损程度不等的采动裂隙,由此导致凿岩夹钎,增大了采准工程的施工与回采难度。总结上、中位采区矿柱回采经验,基于散体柱支撑理论,依据采空区冒落线接近于拱形及陷落角内倾的现场监测结果,对临空高度大、承压时间长的中、下位采区矿柱,研究提出钻孔探测空区边界、调整回采顺序与回采进路方向、增大巷道支护强度等综合技术措施,适应采动裂隙条件,使崩落法分区交界难采矿柱得到了安全连续回采。  相似文献   
2.
针对倾斜矿体分段崩落法加大采场结构参数与下盘矿石损失增大的矛盾,分析了崩落矿石的视在放出角随放矿条件而变化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崩落矿石有无废石覆盖的放出条件与出矿口位置对下盘残留角的影响,提出下盘崩落矿石无覆岩时空场下放矿、有覆岩时开掘斜堑沟回采的工艺技术,扩大了下盘崩落矿石的移动范围,以此来实现增大采场结构参数与控制矿石下盘损失的目标。这一工艺技术在小汪沟铁矿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可降低下盘矿石损失8个百分点,并可增大采场开采强度30%以上,由此可提高前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汪沟铁矿采用分区崩落法,沿矿体延深方向分为上、中、下3个采区同时开采,分区交界部位的采区矿柱受采动应力的长期作用,在距离空区边界15~25 m的范围内,产生了破损程度不等的采动裂隙,由此导致凿岩夹钎,增大了采准工程的施工与回采难度。总结上、中位采区矿柱回采经验,基于散体柱支撑理论,依据采空区冒落线接近于拱形及陷落角内倾的现场监测结果,对临空高度大、承压时间长的中、下位采区矿柱,研究提出钻孔探测空区边界、调整回采顺序与回采进路方向、增大巷道支护强度等综合技术措施,适应采动裂隙条件,使崩落法分区交界难采矿柱得到了安全连续回采。  相似文献   
4.
小汪沟铁矿采用上中下三分区分段崩落法同时开采,下部采区冒透地表形成塌陷坑并逐步影响到南风井的稳定性.为保持井筒的正常回风功能,对井口到塌陷区之间的岩体结构进行了现场调查与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存在两组相互垂直的高角度横纵结构面,南风井一侧被结构面切割的岩块体容易在塌陷坑散体的径向移动场中获得倾倒空间,导致南风井异常进入采动岩移范围之内.提出充填塌陷区与地表裂缝的限制倾倒岩移,并适时二次支护井壁破坏区的控制方法,有效减小了风井井口处的岩移速度,增强了井筒的抗错动能力.现场观测表明,该方法处理风井异常错动,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
6.
毛公铁矿存在着由采空区批量冒落而引起的气浪冲击危害。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开采现状以及监测结果,分析了采空区冒落的发生条件以及冒落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此基础上,按崩落法本质安全理念,研究提出在分段之间上盘面之下的矿体里掘进沿脉切割巷道,布置扇形中深孔回采形成切割空间,并与回采进路协同退采的方案,保障采空区顶板的零星冒落。同时,在新老空区连通时,采取控制冒落形式与工作面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严防空区冒落冲击危害。提出的治理方法,既有利于对新增空区顶板冒落形式控制,也有利于降低上盘侧采出矿石的贫化率,实现了采空区的安全经济治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埋倾斜厚矿体,常规的竖井开拓环形运输系统,每阶段开拓工程量大,新水平开拓时间长;随着采场生产能力的提高,回采工作面下降速度增大,阶段回采时间大为缩短,出现开拓系统准备时间制约高强度开采等问题。为此,结合实践经验,针对西钢灯塔矿业公司小汪沟铁矿开拓现状,将主井提升与采场无轨运输有机结合,采取竖井提升、斜坡道开段方法,大幅减少了阶段开拓工程量,化解了开拓进度跟不上回采要求的矛盾。同时卡车运输将采场合格块度从0.75m增大到1.5m,出矿能力提高了80%以上。此外,在斜坡道运输线路中,将原设计的单车会让形式改为双车会让形式,运输能力提高80%以上,不仅发扬了竖井箕斗提升安全可靠、费用低和斜坡道开段机动灵活、速度快的优点,而且还大幅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保障了矿床安全高强度开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