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水贫困指数在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贫困指数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它通过资源、途径、能力、利用和环境5个方面来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的相对水平。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分指标的权重,对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分别为39.4、66.0、36.6,评价结果与客观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工程经验,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的总体思路,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过程中的灾害评估方法、治理措施、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工作参考,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定量评价方法展开研究。选取7个典型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终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现状进行定量评价和分级,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地质灾害评价模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采用频率比模型进行了密云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分区。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然后综合考虑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GIS平台,实现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相似文献   
5.
降雨型滑坡预报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详细研究了三峡地区部分县市的滑坡和降雨历史资料,从滑坡与降雨量、暴雨以及降雨时间3个不同角度的关系分析了降雨与降雨型滑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雨因子的概念。同时,还提出了一种预报降雨型滑坡的新方法,定量化地描述了降雨型滑坡的易发程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每种降雨分因子进行分级,通过多因子叠合分析来研究降雨因子与降雨型滑坡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准确地预报滑坡的易发程度。通过将这种滑坡预报新方法应用于三峡的万县地区,证明了它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滑坡发生的时间。这种滑坡预报方法将为根据历史降雨和滑坡资料来预测降雨型滑坡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成县地处西成铅锌矿田腹地,铅锌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了许多地质灾害,造成了矿山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该区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边坡失稳发生滑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地质现象,涉及到了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耦合,常规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采用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中每个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不仅可以定量地计算出每种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作用,而且可以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102滑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解决这类复杂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捷  丁继新  卞潇 《工程勘察》2006,(11):25-29
通过研究和分析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的泥石流灾害资料,总结了该路段的泥石流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动态变化特征。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表明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是动态变化的。借助于“熵”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了“地质灾害熵”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动态分析的新方法。最后,使用该方法对该路段某些大型、特大型冰川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表明了这种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对经验半经验模型、数理统计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地质灾害模型的选择应依据不同灾害程度,不同灾害类型进行选择,应对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优化数学模型,以获得更优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初娜  丁继新 《商品与质量》2010,(34):202-204
在分析总结大量资料基础上,选取矿山环境污染、矿山环境与资源破坏和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分别进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爆发频次的统计,从而确定了各评价因素,并提出了各评价因素的评价方法、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