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也是技术异化的不同根源。前者决定了技术异化(主要指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必然性和不可消除性,后者则决定着技术异化的人为性及可控性。对克服技术异化的现实路径我们应当坚持科学的思考向度,坚持技术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实现技术的人化。对种种技术异化批判理论我们要科学地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看待马克思是不是技术决定论者的问题上,首先要界定谈论的问题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能简单地替换为技术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取决并适应于技术发展水平,强调了恰恰是生产关系要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里的技术与技术决定论的技术有着不同的语境.认为马克思是技术决定论者,只有在特殊的语境下,才可以进行这样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演进既是逐步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逐步解放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然而它无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诉求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真正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能否做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演进既是逐步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逐步解放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然而它无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诉求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真正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能否做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总结中西方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相对立,又与以官为本相区别,还与以物为本和以钱为本相区分,既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前进的呼唤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落脚点。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终身的理论旨趣,也是全部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最终归结:社会主义必须以人为本,向人回归,归向人的生存和价值,归向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贯穿于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涵,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客观地说,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由革命到建设的思维模式的转换。而从单纯强调“以经济…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过程既是不断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人自身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也是人的解放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和克服人的异化以进一步解放人的要求必然要突破资本主义,而向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在于忽视或背离了二者的统一,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要自觉实践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相对立,又与以官为本相区别,还与以物为本和以钱为本相区分,既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前进的呼唤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对个人、社会、国家而言,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的精神展现的文明进步史。精神动力是一个人不懈前进的内在动力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一个社会整合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杠杆,是一个国家强大、自立自强的重要方面。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有了精神动力的人,能够创造辉煌的人生;一个有了精神动力的社会,能够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一个有了精神动力的国家,能够创造出世人瞩目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少年公民素质培养的实践学校,本文以广州亚运志愿服务为例,深入分析志愿服务在强化青少年公民意识、涵养青少年公民品质、提升青少年公民能力、拓展青少年公民视野、培养青少年公民道德情感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