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品格包括以自律为核心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严谨自律、求真求实的研究精神和以创新为特征的立足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对我国当前学术研究的启示有二:一是要勤奋自律,严谨对待科学研究;二是要坚韧不拔,致力于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借助全国26省份102所高校30 887位学生样本数据,结合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以创业能力、创业意愿为中介变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既可以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行为,也可以通过创业能力的一重中介作用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行为,还可以通过创业意愿的一重中介作用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行为,并且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的贡献力度均强于创业教育。同时,有意识地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激发、培育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法治意识、诚实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质。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创业教育校内双主体意识;契合高校创业教育实际,重视创业教育实效性,强化创业能力培养;重视”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挖掘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元素,提升协同育人合力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实践观"、"人的全面发展观"和"社会意识作用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思想教育理论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寻找到平衡点,在相互交流中认识和理解改革的辩证复杂性,并树立理性、民主、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最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逐步信奉马克思主义,进而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为科学的政治信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必然要求,推动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在思想、理论、实践上都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当前,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模糊、课程思政内容浅融入难融入、师资队伍联动少、缺乏相关保障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基于此,需要从“内容融合、队伍融合、形式融合、平台建设、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促进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培育思想政治素质高、双创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应用知识进化的视角剖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本身的创新演化规律,挖掘新知识的创新演化 逻辑。【方法/过程】融合知识遗传及知识变异的作用机制,详述知识进化的网络演变连接机理,结构特征,以“花粉 俱乐部”社区为案例,应用Ucinet 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结果/结论】知识进化是用户间知识协同交互的作用 过程,同时知识进化是在遗传作用力以及变异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创新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为企 业提供源源不断创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