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略论美感     
在对美学的研究中,美感是个很值得人们重视的课题。因为,美感这一人类所具有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既大量、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作为美学的一种细胞组织,蕴藏着巨大奥秘。搞清美感的实质,十分有助于将美学的研究引向深入。以往,在西方美学史上,对于美感的实质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在唯心主义美学家看来,美感是“迷惘而不可知”的。柏拉图就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神赐的迷狂。他把在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文学的审美本质时,以往的文学理论家大都强调文学所具有的“形象”特质。例如俄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比别林斯基稍晚的另一位俄国美学大师普列汉诺夫也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就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传统和现实的冲撞,日益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都对审美文化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在文化格局的变化中,依托传媒属于大众迎合潮流关注市场并注重消费的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新亮点.而进入边缘的文学则调整着相对滞后的文学观念,谋求和大众文化联动发展,同时更为注重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寻求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在挑战中寻求着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形象思维问题可算得上是个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古往今来,虽然无数的创作实践都雄辩地说明了形象思维是个客观存在,但是关于形象思维究竟如何进行?艺术家如何能通过形象思维对客观世界获得某些本质认识?历来又众说纷纭,颇多争议。确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