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针对配电网中由于电磁耦合而引起的传递过电压进行仿真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传递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对比分析了稳态性质和暂态性质的传递过电压特点。计算结果表明:高低压绕组电容越大,母线等值电容越小,则传递到配电网母线的电压越高;稳态性质和暂态性质的传递过电压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应尽量使断路器三相同期动作,并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在低压侧三相加装电容器组来防止或减小传递过电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围绕"创新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展项目式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项目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难易不同的项目(阶梯式项目)进行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实训项目中获得技能。这一课程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此证明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新的比特平面编码方案,将原来的一个8×8的DCT残差系数块分成正、负系数两个块,然后依次对其进行比特平面编码.由于每个比特平面的非零系数的个数在新旧方案中是一样的,因而每个比特平面中(RUN,EOP)符号总的个数也是不变的.为了区分正、负比特平面系数,只需在正、负比特平面之间加上一个比特的标识符就行.这样就减少了原来每一个残差值所需要的符号比特数,从而减少了整个编码比特数,提高了编码效率.解码时从比特流中得到正、负各个比特平面,解码恢复出正、负DCT残差系数块,然后对应元素相减得到解码后重构的DCT残差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围绕培养符合本地区产业特色的"创新人才、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自身学生的情况设计多层次、差异性、灵活可行的教学模块,使其相互衔接性,既能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又为以后的晋升提供良好平台。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证明了这种教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人到中年,总爱回想.那晚,我独自坐在阳台上,望着手里袅袅升腾的热茶,我的思绪也随之漫延,一幕幕的往事在脑海里如潮水般涌来.这些年,行走在时间的碎屑里,穿梭于记忆的长廊中,经历过的那些事,是我弥足珍贵的记忆……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式成立,虽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没能亲眼见证成立的盛况,也没经历央行前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但每当我通过书本、档案资料或媒介来了解央行历史或听到老一辈央行人谈起那时的辉煌,我就被感染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