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龄人群口腔卫生保健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方法:对8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具有口腔健康行为的人群,其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结论: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养成良好口腔行为习惯,对促进老年人口腔健康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300mL/L过氧化氢内漂白变色死髓牙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00mL/L过氧化氢内漂白变色死髓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患牙根管治疗术后,常规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将蘸有300mL/L过氧化氢的小棉球放置在髓腔内,氧化锌暂封,5~7d换药1次,用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纪录并分析实验前后牙面色度的变化。结果:使用300mL/L过氧化氢20~25d后,死髓变色牙牙面色度值变化非常明显,实验前后色差值的变化大于6.30;实验后患牙与同名对照牙色度值差别不明显。结论:300mL/L过氧化氢对死髓变色牙具有明显的漂白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国人10种牙周病可疑致病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国人不同牙周情况者龈下菌斑中 10种牙周可疑致病菌 ,观察其分布特点 ,并初步分析不同的细菌组合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 :从 3组对象 :健康组 ,龈炎组和牙周炎组中采取 12 4例龈下菌斑 ,提取DNA ,分别用 10种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 ,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16SrDNA片段来鉴定细菌种类。用统计软件分析细菌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经 χ2 检验 ,龈炎组和牙周病组牙龈卟啉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组 (P <0 .0 5) ,牙周病组福塞氏类杆菌、中间型普里沃氏菌、齿垢密螺旋体 ,变黑普里沃氏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组和龈炎组 (P <0 .0 5)。经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 ,中间型普氏沃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变黑普里沃氏菌与牙周病关系更为密切 ;中间型普里沃氏菌、变黑普里沃氏菌和生痰二菌化碳噬纤维菌与附着丧失有关 ,而Pi和Td对探诊出血影响较大。结论 :我国人群的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有自已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粘结性树脂根充材料根管封闭质量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扫描电镜下观察粘结树脂等根充材料与根管牙本质壁界面的超微结构,为临床选择理想的根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8颗离体单根管前牙或前磨牙自釉牙骨质界截断,采用逐步深入技术根管预备后分为S1、S2、S3三个实验组(每组6颗牙),分别采用改良氧化锌丁香油糊剂(Cortisom01)、环氧树脂类糊剂(AH-plus)和粘结性树脂根管充填材料(Resilon—Epiphany)3种不同的根管充填材料通过热牙胶充填方式充填根管。每组3颗牙齿从距根冠面1mm处用单面金钢砂片横向片切牙根,另外3颗牙齿沿牙体长轴自根管口中心纵向切开牙根。所有标本均干燥,真空喷涂金膜,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镜图片提示粘结性树脂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牙本质壁之间完全紧密结合,树脂充填材料与根管牙本质壁紧密连接形成无缝的均一整体,但部分区域仍存在微小缝隙;环氧树脂类糊剂组充填材料与牙本质壁之间仍然存在微缝隙;而氧化锌丁香油糊荆组与根管牙本质壁存在明显的缝隙。结论:粘结性树脂根管充填材料冠方封闭质量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环氧树脂类糊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蓝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代谢的作用和对体外菌斑糖酵解模型产酸代谢的作用,以及动物实验研究美蓝预防龋病的效果,为美蓝预防龋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的吸光度A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体外菌斑糖酵解模型产酸液的pH值;采用Keyes龋病评分法观察美蓝对Sprague-Dawley(SD)大鼠磨牙龋的预防效果。结果:①美蓝组细菌A值低于生理盐水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3个处理组中均可检测到有机酸的产生,葡萄糖组有机酸的总量最多,美蓝组有机酸的总量最少。③美蓝组产酸液的pH值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E级和Ds级两级龋损中,美蓝组与蒸馏水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与氟化钠组相差不显著(P〉0、05);Dm级龋损仅见于蒸馏水组,美蓝组或氟化钠组均未发生;Dx级龋损在3组中均未出现。结论:美蓝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代谢和菌斑的产酸代谢,能够减少SD大鼠磨牙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临床上快速鉴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方法,防止在患者之间特别是高风险患者中的流行传播。方法 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牙菌斑中MRSA及耐甲氧西林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的方法,对含6mg/L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No.110琼脂培养基生长菌落进行多引物PCR以检测femA和mecA基因,力图同时确定目标样本的甲氧西林耐药性和葡萄球菌的表型。结果 在200例样本中检测出MRSA6例、MRCONS29例,结果与并行的常规生化细菌鉴定完全一致。结论 显示该方法是一种能特异、快速鉴定口腔菌斑MRSA和MRCONS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面中份骨骼中位牵引治疗中部后缩畸形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淑凤 《现代护理》2005,11(22):1902-1903
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截骨和正畸牵引联合矫治的牵引成骨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手术前详细讲解治疗的方法、过程,针对患者的顾虑进行心理护理,做口腔护理,准备牵引器具。手术后,将面弓的额托和颏托平稳置于额和颏部表面,用正畸橡皮圈连接面弓的横梁与牵引钩的外部连接体进行牵引,注意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做口腔和鼻腔的护理,防止感染,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康复,面容和咬和关系完全恢复正常。面部上、中、下各部的前后关系协调鼻梁,鼻下部挺拔。结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确保牵引成骨技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含细菌的人工唾液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全酸蚀粘结剂Prime Bond NT(NT)与正常牙本质粘结,制备微拉伸试件。将试件浸泡于含细菌的人工唾液中,分别在即刻、1周、1月、3月时取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粘结界面银沉积情况,并用N1H图像分析软件量化处理,以界面银沉积面积占断裂界面的百分比来评价纳米渗漏程度。结果:粘结界面在即刻、1周、1月、3月时的银沉积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97&#177;5.14、12.25&#177;4.01、16.49&#177;4.43、21.03&#177;5.65。结论:无论浸泡与否,粘结试件都无法避免纳米渗漏的产生;含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使得粘结系统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增加,并且银沉积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大鼠血浆测定的HPLC法,研究大鼠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药动学.应用HPLC法,替硝唑为内标,用C18柱分离,用乙醚-二氯甲烷(3∶2)提取处理,流动相:乙腈-水(36∶64,0.2%三乙胺)磷酸调pH9.0,流速0.7mL·min-1.兰索拉唑在大鼠血浆中线性为20.0~20000ng·m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本方法专属、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脑蛋白水解物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方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脑蛋白水解物片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