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牙源性钙化囊肿的命名与分类,影细胞的本质,透明细胞的出现,以及牙源性钙化囊肿的复发,恶变,组织学发生和病因学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患女,48岁,口底肿痛1周。患者6年前发现口底肿物伴疼痛,在当地打消炎后疼痛缓解,未做其它处理。6年来口底胀痛时有发生,并伴有口腔内异味,未做任何处理。1周前口底肿痛,伴吞咽困难,进食时加剧。专科检查:口底右侧肿胀明显,距离右侧颌下腺导管开口1mm处可见一溃疡区,溃疡下可探及一质硬异物,双合诊可扪及口底硬结。口底横断X线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量与粘液表皮样癌分级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对17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ABC和LSAB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PCNA和Ki-67在17例黏液表皮样癌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7例黏液表皮样癌中,高分化型11例(其中1例转移)。低分化型6例(其中4例转移)。PCNA及Ki-67的增殖指数(PI值)在黏液表皮样癌中,低分化型明显高于高分化型(P<0.001)。在发生转移的黏液表皮样癌组中,PCNA及Ki-6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结论:黏液表皮样癌中PCNA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有关,其PI值可作为组织学分级的重要参数。PCNA和Ki-67的高表达预示着黏液表皮样癌预后的不良。  相似文献   
4.
168例涎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涎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涎腺肿瘤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1985~2005年间收治的经组织学确诊的168例涎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涎腺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1~80岁.多发生于腮腺(67.3%),少发生于舌下腺(2.4%).良性肿瘤124例占73.8%,恶性肿瘤44例占26.2%.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活检、B超、CT、MRI以及临床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措施.结论:涎腺肿瘤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小的腮腺良性肿瘤,实施瘤周正常腺体切除的腮腺部分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并具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活性,为其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114例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0例多形性腺瘤、9例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及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采用SABC和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PCNA及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及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其PI值较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多形性腺瘤的复发组PCNA和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和Ki-67检测在判断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意义,对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PCNA和Ki-67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活性,为其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114例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0例多形性腺瘤、9例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及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采用SABC和LSAB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PCNA及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及多形性腺瘤生长活跃型,其PI值较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多形性腺瘤的复发组PCNA和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和Ki-67检测在判断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意义,对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牙源性钙化囊肿组织病理及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odontogeniccyst,COC)的组织病理、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对25例COC的标本进行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和银染核仁形成区(argyrophilstaining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gNOR)计数。结果25例COC中,13例为囊肿型,8例为良性肿瘤型,4例为恶性型,即牙源性影细胞癌。不同类型的COC中,细胞增殖活性不同。牙源性影细胞癌内PCNA的阳性表达率和AgNOR均数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OC(P<0.01)。结论COC在结构和生物学行为上均具有较大的变异性。PCNA的阳性表达率及AgNOR计数有助于各型COC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雷爱萍 《华夏医学》2009,22(3):533-534
所谓的电子病历,即是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也可理解为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指的是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案.在诸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病案在临床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准.  相似文献   
9.
下颌急性智齿冠周炎1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81例下颌急性智齿冠周炎病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保守疗法、磨除对颌牙尖法、拔对颌牙法、拔下颌牙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拔除下颌牙法显效率为79.49%,拔对颌牙法为61.29%,磨除对颌牙尖法为51.85%,保守疗法为21.05%。各组疗效两两比较,磨除对颌牙尖法与拔除对颌牙法无显著性差异如〉0.05),但与保守疗法及拔除下颌牙法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如〈0.05)。结论:对下颌急性智齿冠周炎,在患者条件许可时,应尽早拔除下颌智齿,或者拔除对颌牙。磨除对颌牙尖亦可迅速缓解病人痛苦,促使炎症消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诊断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985~2005年间收治的112例腮腺肿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腮腺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4~80岁。良性肿瘤84例,占75%,恶性肿瘤28例,占25%。B超诊断符合率86.4%。细针吸细胞学定性诊断符合率92.9%,组织类型鉴别较困难。24例腮腺良性肿瘤直径〈2cm者行肿瘤加瘤周正常腺体切除术,获得随访18例,1例腺淋巴瘤在其它部位复发。结论:术前定性诊断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疑难病例手术中冰冻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的可靠依据。小的腮腺良性肿瘤实施瘤周正常腺体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并能减少腮腺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