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将到基层开展医疗支助,根据我们近年来支助的经验,谈几点体会。1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知识支助医师要有扎实基础、全面知识,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基层医院,常常是大内科、儿科在一起,大外科、  相似文献   
2.
阎燕  杨忠伟  邱强 《农垦医学》2016,(4):307-310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再梗率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心梗复发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初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并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介入时间、吸烟史等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再梗的危险因素。结果:147例病例中位未再梗时间为24个月(95%CI:17.601-30.399),男性患者中位未再梗时间低于女性(χ~2=7.079,P=0.008);≤60岁患者低于>60岁患者未再梗率(χ~2=4.166,P=0.041);有吸烟史的患者中位未再梗时间低于不吸烟的患者(χ~2=5.505,P=0.019);介入时间≤10小时患者高于>10小时患者未再梗率(χ~2=6.433,P=0.011);EF≥40%的患者中位未再梗时间低于EF<40%的患者为31个月(χ~2=4.150,P=0.042)。结论:性别、年龄、吸烟、介入时间、EF是急性心梗患者的再梗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阎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974-597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38例住院患者均予胺碘酮静脉及口服重叠使用,并据心功能改善情况,从小剂量加用倍他乐克片并渐调整到个体化目标剂量,使胺碘酮片达到个体化最小维持量至渐停用。结果:两种药物合用1周后近期疗效及1a后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7.34%。结论:合理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来的一些报导已经指出细胞免疫机制能被自然发生的蛋白酶抑制剂所抑制,而且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之间的平衡在免疫调节上起一定作用.两种主要的血清蛋白酶抑制剂是α_1-蛋白酶抑制剂(α_1-抗胰蛋白酶)和α2M.已知α2M存在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而且由单核细胞和B细胞亚群产生.α2M在体外可抑制包括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有丝分裂原刺激和母细胞化的免疫反应.α2M可分成快的α2M和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特殊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农七师医院2001~2007年所诊治心肌梗死患者292例中以特殊心电图误诊为AMI的10例患者,根据入选AMI诊断标准的误诊病例,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表现。结果导致误诊的特殊心电图正确诊断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例,B型预激综合征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急性肺栓塞1例,急性胰腺炎1例,左侧气胸1例,急性重症心肌炎2例,白塞氏病1例。结论临床医师对于特殊心电图的相关知识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鉴别应加强学习,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阎燕  杜建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34-3435
我院2003年2月~2008年5月共诊治16例曾在外院漏误诊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严重突发性细菌感染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它是脾切除后的相当严重的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在宿主对细菌感染防御上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60例近远中错病人,每人摄照颞下颌关节侧位片,通过对X光片进行描绘,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关节间隙的测量、计算和结果分析。从而得出咬合与关节间隙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近中(牙合)组关节前间隙小于后间隙,统计学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远中(牙合)组关节前、后间隙测量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并阐明口颌系统的功能与形态是相互适应的,完全能达到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上颌切牙扭转错位,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一般由多生牙、早期牙齿外伤和替牙障碍等因素引起。严重的此类错(牙合)可以造成牙(牙合)创伤、唇损伤,同时还影响咀嚼功能和美观。近年来,我们应用细丝弓矫治技术对此类错(牙合)进行矫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以细丝弓矫治技术治疗10例上切牙严重扭转的临床病例的研究分析,对细丝弓矫治严重扭转的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患者牙性、骨性所发生的变化,并掌握一种新矫治器的临床操作常规。方法临床选择11例安氏Ⅱ类远中错患者,年龄12—15岁,恒牙,采用Forsus矫治器,对矫治前后的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11例患者经过平均5.59个月的治疗均获得Ⅰ类磨牙关系,前牙覆盖从平均9.25mm减至2.76mm,覆正常,上下牙列排齐,面型改善明显。(2)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显示SNA基本未变,SNB增加2.29°,ANB角减小2.26°,差异有显著性,从而使上下颌间关系更为协调;上切牙与NA角从31.65°减小至16.18°,距离从8.08mm减小至3.02mm,差异极具显著性,上切牙内收明显;下切牙与NB角从28.48°增加至32.91°,距离从6.45mm增加至6.74mm,说明矫治中下切牙受到近中向的力,少许唇倾。结论Forsus矫治器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对于恒牙早期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对现有的安氏Ⅱ类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