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在全球大流行,对各国的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有研究从温湿度、空气污染物和一些社会因素的角度,探究这些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2019冠状病毒病死亡率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影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气候因子、空气污染因素和其他可能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为后续2019冠状病毒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华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导向”的实验教学理念更好融合到医学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针对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了大胆改革。在改革后的课程中设置了名为“认识你所不知道的自己”的全新教学单元,让学生在生动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全面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特点及其与口腔常见疾病的关系,掌握口腔微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技术手段、科研思路,也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个性化、专业化的巧妙课程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收获了更加优秀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Boyce-Smith的经验,提出对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的改进和创新,试图在治疗肾铸型多发性结石这一方面探讨一种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且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结果表明,改良无萎缩性肾切开术,具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和成功率较高的特点。本文提出选择性行段间线切开,可减少不必要的肾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外置输尿管导管作内引流不但免除术后经膀胱镜取管的麻烦,而且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BacT/Alert 24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 240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124份标本的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细菌种类以及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污染率,结果:7124份血培养分离到804株微生物,其中细菌764株,阳性率11.5%,最快阳性检出时间2小时,24小时内检出的阳性占69.9%,48小时内占87.3%,72小时内占91.3%,804株细菌分布于24个属,假阳性率4.9%,假阴性率0.4%,污染率0.3%,结论:BacT/Alert 24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血培养的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多尤其是苛养菌阳性率增加,减少污染机会,而且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无毒诺维氏梭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瘤效应,及其在肿瘤和重要器官的定植情况,并确定瘤内注射的最佳剂量。方法 建立H22皮下移植瘤BALB/c小鼠模型后称小鼠重量、测肿瘤大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生理盐水组、无毒诺维氏梭菌低剂量组(1.0×107 mL-1,0.5 mL)、中剂量组(1.0×108 mL-1,0.5 mL)和高剂量组(1.0×109 mL-1,0.5 mL)。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每周3次定时测量小鼠重量,每周2次测肿瘤大小,评估细菌的抑瘤效应。采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PCR技术,了解肿瘤和重要器官中诺维氏梭菌的定植情况。利用HE染色、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了解细菌干预后荷瘤鼠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情况。结果 无毒诺维氏梭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8.49%、44.59%、14.84%,高剂量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差,中剂量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好。肿瘤中有诺维氏梭菌定植,主要脏器无该菌定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荷瘤鼠脾脏质量明显增大,两组脾脏质量和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胸腺显著缩小,但胸腺指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毒诺维氏梭菌能选择性地定植于肝癌区,中剂量(1.0×108 mL-1,0.5 mL)无毒诺维氏梭菌能有效抑制免疫正常小鼠H22皮下移植瘤,可能与抗肿瘤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信号肽(SP)与HA唾液酸受体结合部位(RB)所含T、B表位的基因片段(RBT、RBB)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免疫特性。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法(overlap-PCR)将HA的SP分别与RB、RBT、RBB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融合为SP-RB、SP-RBT和SP-RBT,将其分别插入pcD-NA3.1(+)载体,构建质粒,鉴定正确后转染MDCK细胞,RT-PCR、免疫荧光、MTT检测该质粒的表达和分泌。结果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在MDCK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细胞培养上清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结论SP-RB、SP-RBT、SP-RBB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表达产物能刺激淋巴细胞增值,为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结合部位的T、B细胞表位免苗研究提供初步依据,也为流感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不同来源糠秕马拉色菌菌株的蛋白酶活性并研究蛋白酶活性与其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使用全脂牛奶平板法检测糠秕马拉色菌 3 3株临床分离株和 2 8株正常皮肤分离株蛋白酶活性 ,并选择蛋白酶活性不同的 3株菌以静脉内注射方式感染免疫抑制小鼠进行毒力实验 ,以小鼠死亡率和平均生存时间来评价菌株毒力。结果 糠秕马拉色菌临床分离株蛋白酶活性高于正常皮肤分离株 (t =5 .2 96,P <0 .0 1) ,动物试验表明蛋白酶活性愈高的菌株 ,相应死亡率愈高 ,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愈短 ;蛋白酶活性与菌株致病性呈直接正相关 (r =0 .992 5 ,P <0 .0 1)。结论 糠秕马拉色菌临床分离株蛋白酶活性高于正常皮肤分离株 ,蛋白酶活性高低与菌株的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Haps蛋白质片段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盐析、透析脱盐、超滤浓缩、弱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CM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纯化HapS蛋白,优化Hap。蛋白质片段的洗脱条件,包括pH值和离子强度,测定各洗脱液样品在28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D280),用折线图显示,SDS-PAGE电泳检测分布图中处于峰值的样品,观察目的蛋白条带的出现。结果弱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CM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纯化HapS蛋白,缓冲液l洗脱液的D280分布为基线,缓冲液2洗脱液的D280分布折线图中有峰值出现,但峰有拖尾,SDS-PAGE电泳检测该洗脱峰主要为低分子量的蛋白条带;五种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3洗脱液在100mmol/L NaCl离子强度时,D280的分布折线图显示有较高洗脱峰出现,SDS-PAGE电泳检测该洗脱峰有较明显的110000D的目的条带,其余离子强度下均未见明显洗脱峰出现。结论Sepharose CM FF层析柱分离纯化Haps蛋白质片段时,不同pH值的缓冲液对目的蛋白的洗脱没有明显影响,而主要影响杂蛋白的洗脱;100mmol/L NaCl离子强度的缓冲液3洗脱液获得较好的洗脱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借鉴Boyce-Smith的经验,提出对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的改进和创新,试图在治疗肾铸型多发性结石这一方面探讨一种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且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无萎缩性肾切开术治疗肾铸型多发性结石8例。常温下不阻断肾蒂血流,应用手法阻滞肾后动脉显示段间线,尔后根据每一例肾结石实际情况决定选择性行前后段问线、后基段间线、后尖段间线单独或联合的肾切开取石。术后一般留置输尿管导管内引流外置固定,肾旁留置思华龙硅胶管引流。结果 本组35例均一次取净结石。手术入路采用前后段间线切开5例、后基段间线切开22例、后基段间线加前后段间线9例,其中6例再加后尖段间线切开。术中输血17例,平均输血350ml。腰部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尿瘘发生。外置输尿管导管内引流术后7至9天拔除,平均住院14日。本组未见术后继发感染或者出血。术后半年21例KUB、IVU复查,术侧肾脏显影良好,未见残存结石。结论 改良无萎缩性肾切开术,具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和成功率较高的特点。本文提出选择性行段间线切开,可减少不必要的肾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外置输尿管导管作内引流不但免除术后经膀胱镜取管的麻烦,而且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无毒诺维氏梭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瘤效应,及其在肿瘤和重要器官的定植情况,并确定瘤内注射的最佳剂量。方法 建立H22皮下移植瘤BALB/c小鼠模型后称小鼠重量、测肿瘤大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生理盐水组、无毒诺维氏梭菌低剂量组(1.0×107 mL-1,0.5 mL)、中剂量组(1.0×108 mL-1,0.5 mL)和高剂量组(1.0×109 mL-1,0.5 mL)。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每周3次定时测量小鼠重量,每周2次测肿瘤大小,评估细菌的抑瘤效应。采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PCR技术,了解肿瘤和重要器官中诺维氏梭菌的定植情况。利用HE染色、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了解细菌干预后荷瘤鼠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情况。结果 无毒诺维氏梭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8.49%、44.59%、14.84%,高剂量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差,中剂量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好。肿瘤中有诺维氏梭菌定植,主要脏器无该菌定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荷瘤鼠脾脏质量明显增大,两组脾脏质量和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胸腺显著缩小,但胸腺指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毒诺维氏梭菌能选择性地定植于肝癌区,中剂量(1.0×108 mL-1,0.5 mL)无毒诺维氏梭菌能有效抑制免疫正常小鼠H22皮下移植瘤,可能与抗肿瘤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