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腭裂手术创口是一类不易愈合的创口,为促进腭裂术后创口愈合速度与质量,减少术后复裂率,在腭裂动物模型上对脱已酰壳聚糖的作用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 选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以两种不同术式的实验组与相应的对照组进行实验。术后1、3、5、7、10天分别进行,)盏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1,术后1天创面有缺血,3和5天粘膜颜色基本正常,7和10天拆线后的创口均为一期愈合。对照组1,术后1天创面有缺血,3和5天创缘糜烂,7天减轻,10天拆线创口二期愈合。实验组2与其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实验组1和组2重建覆盖上皮较对照组出现的早,实验组2缺损断端有新形成的骨组织连接,新骨周边可见成骨细胞,对照组1,有成纤维连接和炎细胞浸润。对照组2,缺损断处有新形成的软骨细胞,有炎细胞浸润。结论 脱已酰壳聚糖对腭裂术后的愈合有较明显的作用,有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多孔复合材料,测定其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人为制造兔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该材料(实验组)和不含骨形成蛋白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多孔材料(对照组),于2、4、8、16周处死动物,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光密度分析来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效果以及制备方法是否合理。结果: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为(30.05±3.12)MPa,压缩模量为(371.67±12.37)MPa;实验组在各个时期均可见到新生骨形成,且新生骨逐渐向材料内部生长,对照组仅在初期有少量新生骨出现;实验组各个时段的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16周时实验组缺损区同周围骨组织密度近似(P>0.5)。结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未破坏骨形成蛋白活性,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体内成骨能力,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可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兔下牙槽神经游离模型,为制作保留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骨骨折或骨缺损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大耳白兔15只,3只设为空白对照,12只为实验组,游离双侧下牙槽神经后,右侧保留,左侧切断,并于角前切迹前5mm处制作2mm×5mm骨折模型.术后3d、5d、7d、14d、2ld、28d行针刺试验.术后1w、2w、3w、4w各取3只制取骨标本行HE染色,取术后4周组及对照组双侧下牙槽神经行变色酸2R-亮绿染色.结果 下牙槽神经游离后功能保存良好,组织学观察显示神经游离侧骨愈合顺利,而神经切断侧骨折愈合延迟.外骨痴明显.变色酸2R-亮绿染色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显示神经游离后四周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而与神经离断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