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三组金属烤瓷冠修复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水平变化,提示三种合金烤瓷冠在不同时期对牙周组织的刺激程度.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三种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共45例,每组各15例,测定在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GCF量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同期GCF中MMP-2水平.结果 镍铬合金烤瓷冠GCF量、MMP-2水平在不同检测周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钴铬合金、金合金烤瓷冠修复后MMP-2水平在不同检测周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MP-2可作为对不同金属烤瓷冠内冠材料刺激牙周组织的评价指标,临床应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合金作为内冠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双固化树脂核冠与纤维桩核冠两种方法修复不同牙体剩余厚度磨牙残冠的成功率,探讨不同残冠剩余牙体厚度对两种修复方法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96例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牙体缺损磨牙病例,按牙体预备后残留牙体厚度为1.0m及2.0mm分为两组备48例,每组随机各选择24例分别采用双固化树脂制作树脂核后全冠修复及纤维桩全冠修复,修复后12个月比较两种修复方法对不同牙体厚度残冠的修复效果.结果:牙体剩余厚度为1.0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组的成功率为91.7%,纤维桩核冠组的成功率为95.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体剩余厚度为2.0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组的成功率为100.0%,纤维桩核冠组的成功率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残冠剩余牙体厚度大于等于1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及纤维桩核冠修复效果相同,但双固化树脂核冠修复临床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Ceramage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修复牙体Ⅱ类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 1月-2020年3月于我所修复的115例牙体Ⅱ类缺损患者(13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试验组59例(66颗患牙)、对照组56例(64颗患牙)。试验组用Ceramage聚合瓷进行嵌体修复,对照组用 铸瓷进行嵌体修复,2年后比较两组边缘着色、密合性、邻接关系、折裂情况、磨耗程度、牙龈健康、继 发龋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边缘着色、密合性、牙龈健康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磨耗程度、 继发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修复体崩瓷和折裂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05)。结论 修复牙体Ⅱ类缺损时Ceramage聚合瓷嵌体的效果优于铸瓷嵌体,可减少牙龈炎 症的发生及崩瓷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属烤瓷全冠是目前国内对牙体、牙列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兼具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而倍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目前已占据冠桥修复体的60%以上[1]。但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口腔修复医生认识到金属烤瓷全冠的质量与牙周组织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见患者戴用金属烤瓷全冠一段时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牙龈变色和牙周附着丧失等病变。牙周问题己成为影响修复体远期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临床全冠预备体石膏模型口内扫描仪数字化印模与口外扫描仪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差异。方法 临床制备全冠患牙20例,牙体预备后取硅橡胶印模并灌注石膏模型,对预备体模型用临床口内扫描仪和技工室口外扫描仪分别扫描,获得两组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据转换并保存为STL文件。测量两组印模数据的三维差异,评估不同数字化印模方式之间的精度差异。结果 全冠预备体模型的口内数字化印模和口外数字化印模比较,各观测点间的精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冠预备体印模使用口内扫描仪与口外扫描仪形成的数字化印模具有一致性,提示了影响口内扫描精度的个体差异和总体局限性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数字化印模精度给出一个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与复合树脂充填活髓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29例患者的156颗活髓Ⅱ类洞缺损的后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8颗采用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78颗采用Z350复合树脂充填治疗。18个月后分别对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修复体折裂、磨耗程度及继发龋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Ceramage聚合瓷嵌体组在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修复体折裂、磨耗程度及牙龈健康的5个指标的修复优良率均高于Z350复合树脂组(P<0.05);Ceramage聚合瓷嵌体组的修复失败率均低于Z350复合树脂组(P<0.05);两组的继发龋修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后牙活髓Ⅱ类洞的效果明显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自凝树脂、Luxatemp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树脂暂时冠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差异。方法 按全冠牙体制备标准预备牙体30个,取模并灌注石膏模型后,分别制作自凝树脂、Luxatemp与CAD/ CAM树脂暂时冠各30个,将其就位于石膏模型上。通过体式显微镜,对利用硅橡胶复制技术得到的暂时冠与石膏模型间的边缘间隙宽度代型进行测量,计算各组30个样本边缘间隙的平均值。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自凝树脂、Luxatemp与CAD/CAM树脂暂时冠边缘间隙平均值分别为(179.06±33.24)、(88.83±9.56)和(43.61±7.27) μm。CAD/CAM树脂暂时冠边缘间隙显著小于自凝树脂和Luxatemp暂时冠(P< 0.05),自凝树脂暂时冠边缘间隙显著大于Luxatemp与CAD/CAM树脂暂时冠(P<0.05)。结论 CAD/CAM树脂暂时冠边缘密合度显著优于自凝树脂和Luxatemp暂时冠, CAD/CAM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具有不同牙本质肩领高度的上颌中切牙,在选用不同材料桩核冠修复后的应力分布。方法 通过螺旋CT扫描、Mimics和Geomagics等软件建立桩核冠修复的上颌中切牙有限元模型,模拟玻璃纤维、氧化铝陶瓷两种材料在0 mm、1 mm、2 mm、3 mm 4种牙本质肩领高度,在上颌中切牙舌侧切1/3与中1/3交界处,与牙体长轴成45°切龈向加载,载荷量为100 N,加载方式为静态加载,分析牙本质内的Von Mises应力和位移。结果 纤维桩和陶瓷桩对上颌中切牙修复后的应力集中区均位于桩尖牙本质中,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升高应力峰值明显增加,陶瓷桩修复的上颌中切牙应力峰值(11.263 0 MPa)明显高于纤维桩修复的应力峰值(9.745 9 MPa)。陶瓷桩材料修复上颌中切牙的Von Mises应力值和位移受牙本质肩领高度的影响较小,随着牙本质肩领高度的降低,Von Mises应力值逐渐下降,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逐渐增加,修复后的位移也随牙本质肩领高度的降低而下降。结论 通过建立不同牙本质肩领高度上颌中切牙的桩核冠修复的有限元模型和应力分析,能够预测不同材料对不同牙本质肩领高度的上颌中切牙应力分布的影响,应根据不同牙本质肩领高度选择不同的桩核材料。此外,适当保留牙本质肩领结构对提高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