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龈下喷砂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维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患者30例,按照随机、对照、单盲原则,将患牙分为2组,所有患牙均使用AIR-FLOW MASTER PIEZON超声治疗仪治疗。试验组使用AIR-FLOW POWER PERIO砂粉进行龈下喷砂,对照组应用PS工作尖进行超声龈下刮治。记录基线和治疗后3个月时入选位点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治疗时的疼痛程度。所得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在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在治疗中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值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65±0.446和4.049±0.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97,P<0.05)。结论龈下喷砂治疗在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中能取得与超声龈下刮治同样的疗效,并且更有利于降低治疗中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楔状缺损修复前排龈对修复后牙龈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口内至少有左右对称楔状缺损患牙各1颗的患者118例,一侧患牙纳入试验组,另一侧患牙纳入对照组。治疗前7 d洁治所有患牙并牙面抛光,保证接受楔状缺损修复时所有患牙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均为阴性。试验组患牙治疗前排龈,对照组患牙治疗前不排龈。分别在治疗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检查并记录2组患牙的BOP,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结果共有患牙517颗,试验组276颗,对照组241颗。治疗后1周2组BOP阳性患牙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8,P=0.253);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BOP阳性的患牙高于试验组(χ2=4.246,P=0.039);而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BOP阳性的患牙数明显高于试验组(χ2=8.175,P=0.004)。结论楔状缺损修复前排龈可以减少修复后牙龈出血,有利于牙龈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Scleraxis是与中胚层发育和分化有关的转录因子,自1995年被发现以来,对其研究基本上局限于胚胎发育方面。牙周组织起源于外胚间充质,属于中胚层来源。因此,人们对Scleraxis在牙周组织中的作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发现Scleraxis是与牙周膜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子。下面就Scleraxi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白细胞介素-4-590C/T(IL-4-590C/T)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和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VIP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 3.3.1软件进行Meta分析,按牙周病分类及人群种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 显示,总体:IL-4-590C/T等位基因频率及各基因型频率与牙周炎间无显著关联:(T vs C:OR=1.19,95%CI=0.811.76,P=0.37).亚组:高加索人种对于携带CC基因型而言,携带TT基因更具牙周炎易感性(TT vs CC:OR=1.75,95%CI=1.10~2.78,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基因型在亚洲人种未见显著差异(P=0.63);在慢性牙周炎与侵袭性牙周炎中,均未发现IL-4-590C/T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与二者存在易感性(以T vs C.为例,慢性牙周炎:OR=1.20,95%CI=0.75~1.90,P=0.45;侵袭性牙周炎:OR=1.17,95%CI=0.77~1.78,P=0.45).结论 IL-4-590C/T基因多态性与高加索人牙周炎易感性间有一定相关性,与亚洲人牙周炎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并探讨Duraphat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固定矫治非拔牙患者36例共计288颗牙齿,每位患者的牙齿以上中线为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4颗牙,在正畸托槽粘接后于试验组的上颌前牙及前磨牙托槽周围牙面涂布Duraphat,每隔6个月复诊时涂布1次,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记录矫治6个月及12个月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矫治6个月及12个月后试验组牙齿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142±0.215)分和(0.132±0.203)分;对照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262±0.284)分和(0.369±0.417)分;矫治6个月及12个月后试验组釉质脱矿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矫治12个月时釉质脱矿情况与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5,P=0.058).结论 Duraphat对固定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釉质脱矿具有有效抑制作用,但尚不能完全阻止釉质脱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烤瓷冠修复着色牙的美观效果.方法:运用视觉比色及临床数码拍照比色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3例着色牙患者进行烤瓷修复.结果:23例患者对烤瓷修复效果非常满意.结论:烤瓷冠修复着色牙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美观效果,而仿真比色是影响其修复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Empress铸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缺损1年后的修复效果。方法58例患者89颗严重缺损前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Empress铸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1年后复查,检查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铸瓷冠与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缺损1年后,二者的边缘适合性良好,牙龈健康;但患者满意度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Empress铸瓷冠与金铂烤瓷冠在修复前牙缺损中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更易得到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咪康唑在义齿性口炎治疗的可行性,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将70例义齿性口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3%硝酸咪康唑治疗,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均匀涂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于上颌义齿组织面,1次/周,两组均干预30d,观察局部病损改善情况,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局部病损程度明显轻于治疗前(χ2=57.556、33.117,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局部病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χ2=8.928,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色念珠菌、链球菌、放线菌菌落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白色念珠菌、链球菌菌落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放线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咪康唑是治疗义齿性口炎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清除真菌和可疑致病菌,尤其降低放线菌菌落数,减轻局部病损程度,提高义齿性口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烤瓷冠全瓷边缘适合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属烤瓷冠的全瓷边缘与金属边缘的边缘适合性的差异。方法选取正畸拔除的第一前磨牙64颗,按全冠修复要求备牙、印模,随机分2组,每组32颗。第一组制作金属边缘,第二组制作全瓷边缘,在轮廓仪下测量边缘间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瓷边缘间隙的平均值为(27.93±15.84)μm,金属边缘间隙的平均值为(42.23±34.12)μ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瓷边缘的边缘适合性明显优于金属边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高糖对牙周韧带细胞(p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中转录因子Seleraxis表达的影响,探讨高糖抑制PDLC分化及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愈合延迟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运用高糖型和低糖型DMEM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PDLC,然后检测相应培养条件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Scleraxis mRNA的表达.其中,ALP活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定量检测,Scleraxis mRNA的表达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结果与低糖型DMEM培养基培养的PDLC相比,高糖培养条件下PDLC的ALP活性下降,分别为0.218±0.012和0.113 ± 0.068;而Scleraxis的表达则增加,分别为0.611±0.205和0.973±0.055.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ALP活性和Scleraxis表达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可能通过上调Scleraxis的表达来抑制PDLC向成骨细胞分化,进而影响牙周病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