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海拔地区老年病人侧卧屈曲位对SpO_2的影响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白延仓,宋有成,祁贵德为了解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m)老年病人在接受硬膜外麻醉时侧卧屈曲位对SPO2的影响,我们用惠普多功能监测仪对20例老年患者的SpO2进行连续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严重面中部、下颌骨多发骨折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 ,应用经颏下口腔气管插管法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一、临床资料病例 1,男 ,41岁 ,因骑摩托车不慎摔倒 ,面部先着地 ,造成多发性面部损伤住院。入院后经X线、CT检查诊断为 :①下颌骨多处骨折 ,双侧髁状突颈骨折 ,左右下颌角骨折。②LeFortⅡ型骨折并有LeFortⅢ型成分 ,入院第六天接受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病例 2 ,男 ,30岁 ,发动手扶拖拉机时被摇把击伤面部 ,X线、CT检查诊断为 :①左侧下颌骨颏孔区骨折。②LeFortⅠ型骨折 ,3┼ 3缺失 ,鼻骨骨折 ,入院后五天行手术…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39岁,2015年5月14日以"声嘶、间断性呼吸困难1月,加重并憋气、呼吸急促2h"为诉入院。患者半年前因脑外伤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行气管插管,带管5d,22d后康复出院。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间断性咳嗽,咯白色清痰,轻微呼吸困难及喘鸣,一周前在当地医院诊治,声嘶及呼吸困难无明显缓解。入院前2d突然出现憋气、呼吸急促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耳鼻喉科急会诊行电子喉镜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年龄65岁~83岁的患者,行下腹部、下肢手术,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20例。两组术前有合并症予以适当治疗。入室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mL,连续监测ECG、BP和SpO2。穿刺点选择L3~4或L2~3椎间隙,取水平位行腰硬联合穿刺,CSEA组以0.1mL/s速度注入1%的罗哌卡因(1~1.5)mL加脑脊液1mL的等比重混合液行腰麻,然后向头端或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后转为水平仰卧位,10min后测试麻醉平面,不足者硬膜外腔给予2%利多卡因(2~3)mL试验量,然后酌情追加药物。CEA组常规行硬膜外麻醉,据麻醉阻滞平面及患者反应追加全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CSEA组20例阻滞完全,不需要静脉镇疼镇静药,CEA组有7例阻滞不全,需要静脉镇疼镇静药,给药后SpO2明显下降,需面罩辅助给氧。两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头疼、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在西宁地区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是理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上 ,右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常用而又重要的操作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急性失血失液的休克病人、在心脏、危重病人手术中测定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 ,还可作为全胃外高营养疗法、建立体外循环的重要途径 ,指导并进行快速输血输液。但长期以来 ,很多临床医生缺乏实际操作或心中无数而导致操作失误 ,引起诸如损伤颈总动脉形成局部血肿或纵隔血肿、血气胸及损伤周围神经[1~ 3] 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为了使临床医生熟练掌握颈内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和操作要点 ,避免操作失误 ,作者着重对 2 8具尸体的右颈内静脉外径…  相似文献   
6.
选20例病人,观察其硬膜外阻滞后、侧卧位后及辅助用药后SpO2的变化。结果:侧卧位硬膜外穿刺时其SpO2有下降趋势,侧卧硬膜外阻滞后其SpO2下降明显(P<0.05),应用辅助药后其SpO2下降非常明显(P<0.01),其低氧血症占总例数的90%。低氧血症的原因有高海拔地区较平原氧气稀少有关;侧卧位、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辅助用药对呼吸抑制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低氧血症在供氧下很快缓解。建议在用本麻醉时应常规给病人供氧,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组40例,ASA属Ⅰ~Ⅱ,随机分为多沙普仑组(A组)和未用药对照组(B组)。全麻术后未清醒病人A组给多沙普仑,B组不给药。观察他们的苏醒情况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呼吸频率(f)加快,潮气量VT增加,在15min内完全清醒,血压、心率轻微升高,无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慢,要经过才能清醒拔管。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 2例严重面中部复合骨折病人行颏下口腔气管内插管 ,顺利完成颌面外科手术和骨折复位固定术。该方法于 1 986年提出的[1] ,主要适用于严重中部骨折手术患者 ,避免了因鼻、口腔插管和器官切开术的诸多并发症及影响手术操作的不利因素。此方法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病例一 :男性 ,4 1岁。骑摩托车不慎摔倒 ,面部着地 ,遭受面部多发损伤住院。入院经X线、CT检查诊断为 :①下颌骨双侧髁状突颈、左右下颌支骨折 ;②LeFortⅡ型骨折并有LeFortⅢ型成分。入院第 6天接受颌面外科手术 ,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阻塞导管在单肺通气(OLV)的方法及SpO2、PETCO2、VT的变化。方法选择46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阻塞导管处理气道,B组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处理气道,对比观察两组的气管、支气管插管方法及术中单肺通气的SpO2、PETCO2、VT的变化。结果A组插管象普通单腔管导管插管一样简单易行,不仅左右肺隔离,而且同肺叶间隔离,实现了健康肺叶与有病灶肺叶间的隔离,增加通气肺叶,开放的内套管可作术中吸引、给氧、高频通气,以改善术中OLV的低氧血症;单肺通气或双肺通气只需内套管套囊充气或放气,操作很简便;术后不需要调换单腔导管;B组插管较A组难,双腔导管或支气管阻断导管的位置很难达到理想的位置,理想的位置随体位的改变易发生变化,单肺通气时间过长易发生低氧血症及肺萎陷引起肺损伤。结论在西宁地区用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阻塞导管实施OLV为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高海拔地区对 2 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采用腰麻 -硬膜外麻醉 (CSEA)观察 ,该麻醉对呼吸、血压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选择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 2组 ,CSEA组 (实验组 ) ,硬膜外麻醉组 (对照组 ) ,各组均为 2 0例。手术包括前列腺摘除、剖腹产、宫颈癌、股骨头无菌坏死、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年龄 1 8岁~ 65岁 ,ASAⅠ级~Ⅱ级 ,无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及脊柱疾病。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麻醉前的SBP、DBP、ECG、HR、SpO2 无统计学差异。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