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流行于吉林省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流行特征、种系进化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吉林省手足口病例临床标本,通过病毒分离筛选出60株CVA16的阳性毒株,并对其VP1编码区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60株CVA16分离株中有15株为B1a基因亚型,45株为B1b基因亚型;CVA16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的14、23、164、235、251及266位点发生了氨基酸突变。结论 CVA16为吉林省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5株CVA16分离株为B1a基因亚型,45株CVA16分离株为B1b基因亚型,与2008年青海株相比共发生了6处氨基酸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临床因素联合超声参数与足月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并构建产前预测巨大儿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425例足月分娩新生儿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出生前72小时内的胎儿超声参数,分析其与巨大儿的相关性,建立巨大儿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巨大儿组和非巨大儿组间产妇年龄、是否高龄、产次、分娩孕周、胎儿性别、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与高血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孕期增重,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增重过多,胎儿头围大、腹围大、股骨长均为巨大儿危险因素。基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5项指标建立巨大儿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准确度为96.5%,预测效能较高。结论 基于临床因素和超声参数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巨大儿风险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药对对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老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雄性Wistar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桃仁-红花药对组、美洛昔康组,每组10只。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手术造模方法,对模型组、桃仁-红花药对组以及美洛昔康组进行手术造模,假手术组切开皮肤后不进行任何操作即缝合。造模3月后,桃仁-红花药对组、美洛昔康组分别给予桃仁-红花药对煎剂、美洛昔康悬浊液,每日一次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一次性处死全部大鼠。取出大鼠完整C_(4/5)、C_(6/7)椎间盘,C_(4/5)椎间盘固定、切片,ABHO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21的表达,TUNEL荧光法检测软骨终板细胞凋亡;C_(6/7)椎间盘提取总mRNA,反转录后实时定量PCR检测P2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有明显退行性改变;对比于模型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0.01);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桃仁-红花药对组老化相关因子P2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仁-红花药对可通过有效抑制老化相关基因P21表达,同时抑制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椎间盘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皮质脊髓束损伤头侧和尾侧microRNA及其靶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microRNA在皮质脊髓束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在左侧延髓锥体切断大鼠锥体束(30只),建立单侧大鼠皮质脊髓束损伤模型,采用BBB评分进行行为学评价;实验以左侧大鼠皮质脊髓束损伤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预测靶基因与mRNA的差异筛选取交集,进行microRNA和mRNA共表达分析;Real-time PCR检测12只大鼠miR-342-5p、Irf8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6只大鼠Irf8、Iba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皮质脊髓束损伤后观察到右后肢运动不协调,BBB评分表明运动功能受限,但是6只大鼠没有完全瘫痪,损伤后2 h,1、3、5和7 d BBB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模型制备成功。头侧和尾侧5 d与2h相比,聚集于与修复再生相关的生物学过程。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尾侧5 d与2h相比,miR-342-5p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Irf8呈现反向调节关系,而在头侧miR-342-5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数据分析显示,Irf8与芯片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 d和2h相比尾侧Irf8的表达显著增加,Iba1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质脊髓束损伤后损伤头侧和尾侧均有显著性上调或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损伤尾侧miR-342-5p和Irf8呈反向调节,提示miR-342-5p与胶质细胞激活从而促进脊髓损伤修复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2基因(EPHX2)的遗传变异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在评价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为CAD-AF组、30例冠心病窦性心律患者为CAD-SR组,3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测量左房前后径(LAD),二尖瓣口峰值血流速度(E/A),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后叶瓣环峰值运动速度(e'/a'),应用RT-3DE计算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左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房扩张指数(LAEI)、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2D-STI检查,获得左房整体应变-时间曲线,测量左室收缩期、左室舒张早期、左室舒张晚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应变(mSs、mSe、mSa)及应变率(mSRs、mSRe、mSRa),并计算左房僵硬度(LAS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CAD-SR组、CAD-AF组的LAD增大,CAD-AF组E/e'速度较对照组及CAD-SR组均有增加(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AD-SR组、CAD-AF组的LAVImax、LAVImin增大,LATEF、LAEI减小;CAD-SR组LAPEF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CAD-SR组与CAD-AF组mSs、mSe、mSRs、mSRe减低,LASI增加(均P0.05),CAD-AF组mSa、mSRa消失;④LASI与LAVImax、LAVImin呈显著正相关,与mSs、mSe、mSRs、mSRe、LATEE、LAEI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RT-3DE及2D-STI可以综合反映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蠲痹汤(JBT)对膝骨关节炎(KOA)小鼠模型淋巴管回流功能及关节病理退变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C57BL小鼠随机分成JBT,莫比可(MOBIC)与PBS组。小鼠右膝接受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medial meniscus,DMM)手术以诱导KOA模型,左膝作为假手术对照。使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评估关节淋巴管回流情况;ABHO染色评估关节软骨的面积及OARSI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膝关节II型胶原含量及软骨细胞退变指标蛋白聚糖降解产物(Nitege)的积累。结果 与PBS、Mobic组比较,JBT组小鼠膝关节的ICG清除率在术后4周和8周明显增强,OARSI评分较低;JBT组关节软骨中Nitege的表达低于PBS组,但是II型胶原表达高于PBS组。结论 JBT可以促进早期KOA小鼠膝关节淋巴管回流功能,并且延缓KOA的病理进程。蠲痹汤是一种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经典方剂,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关节淋巴回流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桃仁-红花药对对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假手术组切开皮肤后不做进一步操作。造模12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每日分别给予等量美洛昔康悬浊液、桃仁-红花煎剂灌胃,连续给药30 d后处死全部大鼠,完整取出C4/5、C6/7椎间盘。C4/5椎间盘固定、切片,ABOG染色法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type Ⅱ collagen,Col Ⅱ)、X型胶原(type X collagen,Col X)蛋白的表达情况;C6/7椎间盘提取总mRNA,实时定量PCR检测Col Ⅱ、Col 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桃仁-红花药对组上调软骨终板细胞Col 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软骨终板细胞Col X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仁-红花药对可以抑制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中的软骨终板退变,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9.
王艺儒  饶惠英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1):1821-1825
灌注液迷流综合征(infusion misdirection syndrome, IMS)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突发的一类罕见且处理棘手的并发症,其通常发生于白内障术中水分离、超声乳化或灌注抽吸(irrigation/aspiration, I/A)时。在悬韧带松弛、晶状体脱位、后囊膜破裂、眼前段拥挤、高灌注压等因素下,灌注液积聚于玻璃体腔中或玻璃体后,造成眼内压升高、前房变浅甚至消失进而导致手术难以进行。这需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suprachoroidal hemorrhage, SCH)、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e, CBS)等进行鉴别。在经过术中紧急处理,如:休息联合甘露醇静滴、玻璃体腔穿刺抽液或玻璃体切除后,患眼术后均能获得良好预后。本文围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灌注液迷流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术中紧急处理方式、预防及预后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眼科医生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