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动态载荷作用条件下,双种植体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最佳聚合角度。方法分别建立聚合角度为0°、5°、10°、15°双种植体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修复体施加一个周期为0.875 s的动态载荷,分析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和种植体-基台复合体位移值情况。结果①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最大Von-Mises应力值:5°聚合角度模型>10°聚合角度模型>15°聚合角度模型>0°聚合角度模型;种植体周围松质骨最大Von-Mises应力值:15°聚合角度模型>10°聚合角度模型>5°聚合角度模型>0°聚合角度模型;②种植体-基台复合体最大位移峰值:15°聚合角度模型>5°聚合角度模型>10°聚合角度模型>0°聚合角度模型。结论动态载荷下,双种植体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最佳聚合角度为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酸蚀加碱热(AAH)处理钛合金种植体表面早期诱导周围新骨形成情况.方法:24只SD大鼠分3组在其双侧胫骨随机植入打磨抛光钛合金种植体(S)、喷砂酸蚀处理(SLA)和酸蚀加碱热(AAH).术后4周、8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比较各组新骨形成和骨结合情况.结果:AAH处理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早于其他组;4周和8周时AAH处理种植体骨结合明显优于喷砂酸蚀组和钛合金组(P<0.05).结论:AAH处理钛合金具有促进早期新骨形成和提高骨结合率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模拟糖尿病病人高血糖状态,观察高糖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使用不同含糖量培养液体外培养的hMSCs分为5.5mmol/L生理糖浓度组、25mmol/L高糖组、44 mmol/L高糖组。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hMSCs的增殖速度;骨诱导7、14、21 d时分别观察高糖对hMSCs骨向分化相关基因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x相关因子2(Runx-2)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沉积量的影响。结果:两个高糖组相对生理糖组,有抑制hMSCs的增殖能力(P<0.05),且抑制ALP活性及细胞外钙基质沉积,下调了骨向分化相关基因OCN、OPN、Runx-2表达水平(P<0.01),该抑制作用随糖的浓度升高而加强。结论:高糖显著抑制了hMSCs生物矿化过程,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hMSCs的增殖及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作为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成骨诱导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并考察葡萄糖浓度对三维培养体系下小鼠ESCs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ESCs,将消化所得的单细胞接种到可降解明胶海绵上,分别于高糖骨诱导培养液和低糖骨诱导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同时设立自然分化对照组。结果:诱导后第7、14天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高糖组矿化结节数少于低糖组。结论:明胶海绵可以作为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的培养支架;在骨诱导过程中高葡萄糖浓度抑制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骨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种植体用钛合金酸碱热处理后的表面性能及诱导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酸蚀加碱热处理后种植体用钛合金(H6A14V)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及在模拟体液中诱导钙磷沉积的能力。方法对钛合金表面分别采用打磨抛光、大颗粒喷砂酸蚀(SLA)、碱热、酸蚀加碱热处理,测试其表面理化性质变化,然后对其进行模拟体液(SBF)浸泡实验,采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观察分析沉积物。结果经过酸蚀加碱热处理的钛合金表面形成了多级孔洞的微观粗糙结构;经SBF浸泡实验后,其表面出现羟基磷灰石沉积,钙磷原子数百分比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酸蚀加碱热处理的钛合金表面同时具有良好的表面形态和生物活性,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可诱导羟基磷灰石形成,有利于骨结合的早期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em-Ostetic(骨速刚)修复牙种植体颊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拔除3只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每侧即刻植入3颗种植体,并在种植体颊侧骨壁制造3 mm×3 mm×2 mm缺损.暴露种植体,由近中向远中依次植入Bio-Oss骨粉、磷酸钙骨水泥、Cem-Ostetic骨浆.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  相似文献   
7.
背景:种植体的形状影响其生物力学表现,目前对种植支持式单端固定桥的研究多在相同形状种植体进行,对不同形状种植体支持的单端固定桥的比较分析较少。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圆柱形、锥形与膨胀式3种种植体支持的单端固定桥在下颌后牙区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分别建立圆柱形、锥形与膨胀式种植体支持单端固定桥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单端固定桥轴向90°和颊舌向45°分别施加300 N的力,分析皮质骨、松质骨的von Mises应力及种植体-基台复合体的最大位移。结果与结论:①在轴向和颊舌向加载力下,3种模型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峰值远大于松质骨,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峰值均集中于近悬臂种植体远中颈部周围;②膨胀式种植体模型在皮质骨中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最低,在轴向加载力下尤其明显,在松质骨中的von Mises应力值最高;③与轴向加载力比较,颊舌向加载力下3种模型皮质骨、松质骨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及种植体-基台复合体最大位移均增大;在颊舌向加载力下,膨胀式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基台复合体最大位移最小;④结果表明,膨胀式种植体支持的单端固定桥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郭盛  史久慧  王屹博  丁超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8):664-666,669
目的:研究Cem-Ostetic/rhBMP-2对即刻种植骨缺损修复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6只狗随即分成2组,拔除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每个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缺损,分别植入Cem-Ostetic/rhBMP-2、Cem-Ostetic、自体骨。术后6、12周分期处死,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术后6、12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再生。各个时期观察显示Cem-Ostetic/rhBMP-2组新生骨与种植体间的骨结合较其他组多。结论:Cem-Ostetic/rhBMP-2能有效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并促进种植体-骨界面形成较完善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作为体外成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及BMP7对小鼠诱导型多能干细胞(miPSCs)在三维培养条件下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iPSCs经体外培养形成拟胚体(EBs),将消化所得的单细胞于明胶海绵上成骨诱导,7 d后检测其成骨能力及贴附情况。结果:miPSCs可以贴附并沿着明胶纤维伸展;BMP7添加组的钙结节含量及成骨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未添加组。结论:明胶海绵可以作为miPSCs体外成骨的培养支架;BMP7对三维培养条件下miPSCs的成骨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