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悬臂设计下颌种植支持全口义齿的骨及种植体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种植修复提供生物力学分析依据。方法:建立3组下颌6个种植支持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悬臂分别为3、6、9 mm。在悬臂末端垂直加载100 N的力。结果:种植全口义齿悬臂末端垂直加载时,末端种植体骨应力集中,易发生松动失败;末端种植体及中间种植体颈部应力集中,易发生植入体与基桩连接失败;连梁应力集中在与末端种植体连接处,此处易发生折断。悬臂长度增加骨应力、种植体应力及连梁应力明显增加。结论:悬臂越短越有利于力的均匀分布。6个种植体支持短悬臂修复设计较符合生物力学分布原理。  相似文献   
2.
应用Mimics软件建立下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快速准确建立患者下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种植修复的生物力学分析打下基础.方法:CT扫描患者下颌骨,转换为DICOM数据后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图像,再用自编命令流导入Ansy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快速准确地建立了活体下颌无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CT 技术,DICOM 标准的应用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Mimics软件直接建立三维模型后直接导入Ansys软件极大的提高了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进行初步评定分析。方法:用改良吸光度法测量常规全口义齿和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后的咀嚼效能,并计算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咀嚼效能占常规全口义齿的百分比。结果:两例病例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达到常规全口义齿的75%以上,结论: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是一种对小口畸形无牙颌患者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方法设计的病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铰链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用以修复小口畸形患者的上颌牙列缺失,方法:选一例典型小口畸形病例,试用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其上颌牙列缺失,观察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的实际制作情况和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对折叠式上颌全口齿修复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可用于修复小口畸形患者的牙列缺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一种能随体位改变开闭状态的眼眶赝复体及常规眼眶赝复体修复眼眶部缺损的修复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因肿瘤切除术后致眼眶部缺损患者1例,在患者眼眶区取垂直体位印模,同时进行能随体位改变开闭状态的眼眶赝复体制作和常规眼眶赝复体的制作,2-3周完成。赝复体使用专用硅橡胶材料制作,采用粘接方式固位。结果:修复术后随访1年,未出现赝复体周围炎性反应。新型赝复体分量轻,仅重20克,比传统实心赝复体轻5克。两种方法修复制作过程顺利,固位可靠,患者对外观、颜色均满意。患者能自行拆洗新型赝复体,患者更愿意使用新型能随体位改变开闭状态的赝复体。结论:一种能随体位改变开闭状态的眼眶赝复体可随体位改变开闭状态,外观效果满意,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4枚和6枚种植体支持下颌固定全口义齿的骨及种植体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种植修复提供生物力学参考依据。方法:建立4枚种植体6mm悬臂和6枚种植体6mm悬臂的2组下颌种植支持式固定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悬臂末端垂直加载100N,应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2组设计的种植体,测定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结果:2组设计的骨应力都集中在离受载区最近的2枚种植体颈部骨皮质区。6个种植体组骨应力较小,种植体应力集中在末端和中间种植体的颈部,修复支架应力集中在与远中末端种植体相连接处。2组的种植体应力和种植上部结构应力相近。结论:末端种植体骨应力集中,易发生松动失败;种植体颈部应力集中,易发生植入体与基桩连接失败。2组设计都符合生物力学分布原理。但4种植体设计骨应力较高,适用于前牙区骨质量较好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进行初步评定分析。方法 :用改良吸光度法测量常规全口义齿和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后的咀嚼效能。并计算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咀嚼效能占常规全口义齿的百分比。结果 :两例病例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达到常规全口义齿的 75 %以上。结论 :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 ,是一种对小口畸形无牙颌患者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种植前牙槽嵴保存的动物模型,观察应用组织工程骨进行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方法:抽取Beagle犬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准备活性磷酸钙骨水泥(active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PCPC),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活性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体(BMSCs/A-PCPC)的复合物。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一侧植入BMSCs/A-PCPC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自体骨组、单纯A-PCPC组)。于术后1 d及术后4、12周进行X线片观察及CT扫描分析。并于12周时取牙槽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周X线片观察,BMSCs/A-PCPC复合物组较单纯A-PCPC组、自体骨组密度高。12周时硬组织切片检测,BMSCs/A-PCPC复合物组成骨活性高于其他各组。螺旋CT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牙槽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吸收。12周时,A-PCPC组牙槽嵴高度的减少值较对侧的单纯A-PCPC组、自体骨组、空白组牙槽显著降低(P<0.05)。结论:建立的种植前牙槽嵴保存的动物模型合理可行,BMSCs/A-PCPC复合物可以作为种植前牙槽嵴保存的组织工程骨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下颌第一磨牙平台转移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男性下颌骨1例进行螺旋CT扫描,将得到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中,建立下颌骨及牙齿的三维几何模型,并用Geomagic studio12软件进行曲面优化;利用UG NX6.0软件建立平台转移种植系统(韩国DIO种植体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最后将各部分模型导入Hypermesh10.0软件中进行装配组合、网格划分以及材料属性赋值.结果 成功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平台转移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与实际模型有高度的几何相似性,其网格质量较高、力学性能好.结论 结合CT扫描技术和多种有限元建模软件能够快速、精确地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平台转移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后续平台转移种植体进行有效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方法设计的病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铰链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用以修复小口畸形患者的上颌牙列缺失。方法选一例典型小口畸形病例,试用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其上颌牙列缺失,观察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的实际制作情况和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对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可用于修复小口畸形患者的牙列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