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通过手术方法去除部分腋部皮肤组织仍是公认的根治腋臭症的最佳方法[1],因为去除部分皮肤组织伤口愈合后会出现明显的瘢痕,后来很多人研究保留皮肤的腋臭根治术,腋后线"W"形小切口腋臭剥离术[2]、改良"Z"形切口根治术治疗腋臭[3]、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4]、微创手术治疗腋臭[5]、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  相似文献   
2.
腋臭是一种不良体味,在青春期发病,一般见于青春期的女性[1],12岁以下的人因为腋臭就诊较为罕见,别说是因为腋臭而要求手术治疗的。作者曾遇到过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最近,你感觉到男友对你冷若冰霜吗?在你们决定厮守一生之前,赶快找出导致关系停滞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口腔病理专业住培的住院医师在病理科轮转中存在病理知识薄弱、积极性不高、轮转时间短、任务重等问题,进行如下教改:首先,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及加强临床案例入科教育建设,激发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其次,建立住培病例库并应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替代传统的显微镜阅片学习,使病理理论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再者,根据入科考核成绩的高低、学生的学历及轮转轨道不同采取分层分级的教学模式,根据病种的诊断难度制订难度递进的学习计划,使住院医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最后,住院医师通过观看病理科日常工作流程及取材视频,以及扫描浏览多媒体翻页等多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引发学习兴趣,缓解师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CAM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电穿孔转染方法将NCAMcDNA转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中,经G418筛选2~3周,用兔抗人NCAM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然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软琼脂培养.结果 应用电穿孔方法可成功将NCAM基因转染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中,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显示转染NCAM的SACC-83细胞有NCAM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经NCAM基因转染后的SACC-83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转染了NCAM基因的SACC-83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结论 NCAM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微囊化转基因技术及与涎腺肿瘤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为微囊化转基因治疗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部填充注射后致肿物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诊断的6例面部填充注射后病例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4.3岁。病程为1~120个月不等,平均24.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出现前均有美容填充注射史。肿物均位于皮下,直径不超过3 cm,质地柔软至中等,界限清楚,1例有压痛。2例注射物发生迁移。所有病变均进行手术切除。显微镜下可见异物、炎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结论:面部填充注射致肿物需要与皮样囊肿、脂肪瘤等进行鉴别诊断,明确注射史及显微镜下异物、异物反应是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22年3月~2023年6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及住院107例患者,进行DNA倍体筛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DI>2.5的患者,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DI<2.5的患者,若无明确临床恶性指征,视为阴性。将患者DNA倍体筛查结果与液基细胞学结果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7例患者中,28例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其中27例患者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96.43%。DI>2.5且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患者共24例,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100%;DI>2.5,病理结果未明确恶性的1例,为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部分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1<2.5,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患者2例;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患者1例,显示有效检测细胞不足。口腔鳞状细胞癌共22例,21例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95.45%。结论: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DNA倍体筛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吻合率较高,DNA倍体定量分析比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敏感,是一种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定制化的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表面应力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筛选获得良好的固位方式.方法: 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和Ansys软件,建立定制化的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体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的固位方式下,修复体的表面应力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了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不同的固位方式下修复体表面的最大应力集中区均位于对侧牙槽突区延伸板靠近缺损侧下方的钉孔处,应力值的大小在50.491-113.334Mpa.与鼻根区延伸板固位螺钉的有无及对侧牙槽突区固位螺钉的排布密切相关.结论: 建立了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体的有限元模型,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采用鼻根区1枚螺钉,对侧牙槽突区采用呈△排列的3枚螺钉(近缺损侧1枚、远缺损侧2枚)固位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生存素基因作为黏液表皮样癌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合成靶向生存素特异性ASODN,转染Mc3细胞.将转染的Mc3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转染组、生存素正义寡核苷酸(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ODN)转染组、生存素ASODN转染组.转染后24、48及72 h倒置显微镜观察Mc3细胞形态学变化,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观察转染前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指数,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生存素mRNA的表达.结果 生存素ASODN转染组的Mc3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其他组,脱壁悬浮细胞明显增多,可见典型凋亡改变,并呈时间依赖性.生存素ASODN转染组Mc3细胞G1~G0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Mc3细胞的凋亡率在转染后24、48及72 h分别为12.96%、14.43%及22.69%,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P<0.05).生存素ASODN对Mc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35%、39.04%、43.46%,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P<0.05).生存素ASODN转染组在细胞转染后24、48及72 h Mc3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1.038%、12.172%及18.900%,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P<0.05).生存素ASODN转染组Mc3细胞生存素mRNA在24、48及72 h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9±0.008、0.668±0.007、0.500±0.006,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8.21%、26.06%、44.82%,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P<0.01).结论 生存素ASODN可抑制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的生长增殖,诱导其凋亡,同时亦可抑制Mc3细胞生存素mRNA的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生存素可作为黏液表皮样癌基因治疗研究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