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颌窦底内提升后植骨与不植骨术后6个月上颌窦成骨效果及种植体稳定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行上颌窦底内提升及同期种植的患者150例,按植骨与否分为A组(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与B组(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测量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BCT资料及种植体稳定性,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植入199颗种植体。术后1年,A组种植体存留率为97.6%,B组为95.7%,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及灰度值(HU)在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及HU在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ISQ值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RBH为3~8 mm且计划提升高度为3~4 mm的病例中,植骨与否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患者中对种植体的存留率及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国内44所三级医院医疗护理员的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为规范护理员行业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指导。 方法 2021年4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医院医疗护理员管理现状调查表,对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4所三级医院或对应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医疗护理员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 结果 共调查24所三级甲等医院、20所三级乙等医院。当前医疗护理员管理机构主要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三级甲等为54.2%、三级乙等为60.0%);培训分为岗前和岗中2个阶段,“互联网+”的培训方式并未被大多数三级医院采纳;接受岗中培训、考核的频率较低;医疗护理员在三级医院的评价方式主要由第三方管理机构进行;工作模式选择上,三级医院普通病区和ICU都倾向于1对1模式。 结论 当前国内三级医院医疗护理员聘用和管理模式多样、资格认证待规范,培训、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工作模式管理、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因此,有必要加强医疗护理员聘用和管理,制订专业化的培训方案,建立清晰可及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6 mg;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地佐辛0.25 mg/kg+舒芬太尼1.5μg/kg+托烷司琼6 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B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3.36,F时间=4.98,P=0.12;F组间=3.75,F时间=5.68,P=0.1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1,F时间=2.45,P=0.0089)。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S组患者(5.1±0.6)次,DS组(4.7±0.8)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P=0.2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83,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果可靠、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8 ~ 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2组患者术毕清醒后,均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泵中药物配制为地佐辛0.25 mg/kg±舒芬太尼1.5 μg/kg±托烷司琼6 mg;舒芬太尼组为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6 mg.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2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基础值,T0)、术毕(T1)及术后12 h(T2)、24 h(T3)、48 h(T4)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明显降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47.2±6.3)%、(46.5±6.8)%、(46.8±7.4)%、(47.6±7.8)%比(54.2±8.7)%,(26.7±3.2)%、(25.8±3.0)%、(25.1±3.3)%、(28.1±3.6)%比(32.6±2.6)%;舒芬太尼组:(46.8±7.2)%、(45.7±6.4)%、(42.6±5.9)%、(46.1±6.9)%比(54.8±8.5)%,(26.3±3.1)%、(24.4±2.9)%、(21.2±2.8)%、(27.4±3.2)%比(33.2±2.1)%,均P<0.05],T1~T3时2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水平低于T0[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9.3±0.8)%、(8.9±1.3)%、(10.2±1.4)%比(13.8±1.2)%;舒芬太尼组:(9.5±0.7)%、(9.0±1.1)%、(8.6±1.2)%比(13.6±1.3)%,均P<0.05].2组各时点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T3时CD3+、CD4+、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T4时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已恢复到T0水平,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都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麻黄方对大鼠收缩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及大黄麻黄方组,每组各32只。正常对照组予蒸馏水10 m L,大黄麻黄方组予大黄麻黄方药液10 m L,均每日2次灌服,连续4周。2组大鼠最后一次灌胃后分别于02:00、08:00、14:00、20:00四个时间点每组分别取8只大鼠,检测各个大鼠收缩压,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PRA、AngⅡ和ACE,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余弦拟合法(cosine fitting),分析并比较2组血压及血浆PRA、AngⅡ和ACE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结果大黄麻黄方组大鼠服药4周后02:00、08:00、14:00、20:00四个时间点收缩压及血浆PRA、AngⅡ、AC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黄麻黄方组大鼠收缩压及血浆AngⅡ、ACE曲线的中值(M)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收缩压A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RA、AngⅡ的峰值时间(T)明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麻黄方组大鼠收缩压、PRA、AngⅡ和ACE曲线的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P0.05)。结论大黄麻黄方可降低血压,同时对维持血压昼夜节律、改善RASS系统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胶质瘤U87细胞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和异丙酚处理组(1.00、2.00、5.00 m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异丙酚对U8...  相似文献   
7.
李耀峰  李平  李凤丹  骆荣  李国良 《眼科》2003,12(5):276-278
目的:分析和探讨表面麻醉下行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对45例50只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手术中疼痛感、并发症、术后疗效及与疗效相关问题。结果:40例45只眼无疼痛,3例3只眼有轻微胀感,2例2只眼胀痛,术中追加一次表面麻醉,1例1只眼发生部分悬韧带离断,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表面麻醉下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麻黄方对大鼠血压及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时间生物学特征,探讨中医药治疗对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8只,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4大组,每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灌胃前1日,分别于同日内不同时间点用鼠尾血压仪测量4大组中各一小组大鼠收缩压。灌胃4周后,也分别于同日24h内不同时间点用鼠尾血压仪测量4大组中各一小组的大鼠收缩压并处死,留取血浆、血清。分别采用放免法检测血中PRA、AngⅡ、NO、ET-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麻黄方组大鼠的收缩压、血PRA、AngⅡ、ET-1水平均下降,NO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对照组间、两大黄麻黄方组间相比,各指标的昼夜节律特征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黄麻黄方可以降低血压,同时调节血压昼夜节律,但给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胶 质瘤 U87 细胞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和异丙酚处理组(1.00、2.00、5.00 m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异丙酚对U8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微RNA-134(microRNA-134,miR-134)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侵 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以及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 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异丙酚处理组48 h后U87细胞增殖倍数,细胞侵袭和迁移数量,Ki- 67、MMP-2 和 MMP-9 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 PI3K (p-PI3K)/PI3K 和磷酸化 Akt(p-Akt)/Akt 比值均显著降低(均 P< 0.05);miR-13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和1.00 mmol/L异丙酚处理组相比,2.00和5.00 mmol/L异丙酚 处理组48 h后U87细胞增殖倍数,细胞侵袭和迁移数量,Ki-67、MMP-2和MMP-9蛋白表达,以及p-PI3K/PI3K和p Akt/Akt比值均显著降低(均P<0.05);miR-13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2.00 mmol/L异丙酚处理组相比,5.00 mmol/L 异丙酚处理组48 h后U87细胞增殖倍数,细胞侵袭和迁移数量,Ki-67、MMP-2和MMP-9蛋白表达,以及p-PI3K/ PI3K和p-Akt/Akt比值均显著降低(均P<0.05);miR-134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丙酚能降低人胶质瘤U87细 胞增殖速度,降低 U87 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这可能是通过上调 miR-134 表达、抑制 PI3K/Akt 信号通路激活来实 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