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萍  王永兰  徐连来 《天津医药》2002,30(9):562-563
对广泛的根尖周骨质破坏 ,仅用根管治疗难以治愈者 ,必须辅以外科手术。笔者通过将MediconTM 取骨器及骨磨用于根尖刮治术及植骨术中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择从1998年1月—2001年1月于我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根尖周病诊断标准[1]的患者30例 ,年龄20~54岁 ,男11例 ,女19例 ,均为广泛的根尖周骨质破坏 ,保守治疗难以治愈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15例 ,行根管治疗术 +根尖刮治术 ;试验组15例 ,行根管治疗术 +根尖刮治术 +植骨术。两组病例 ,年龄及一般状况构成…  相似文献   
2.
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SiO2颗粒原位分散效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索SiO2纳米颗粒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分散工艺,减少纳米颗粒的团聚。方法:利用手混,机混(间断机混或连续机混)等方法,将纳米SiO2颗粒分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后,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分散情况,并与粉体聚合制成标准试件,通过测试相同浓度下的抗弯强度及拉伸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几种分散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种分散方法所制备纳米SiO2/MMA单体中可视颗粒长径在200nm以上,SiO2/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行方差分析,3种方法的分散方法无差异。结论:手混法和机混法都可以作为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分散纳米SiO2的方法,但纳米颗粒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纳米颗粒在各类基体中的分散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大,比表面能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制备过程中或后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粒子团聚现象,导致应用时失去颗粒应有的物性和功能。为了解决这些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对纳米颗粒的分散  相似文献   
4.
种植义齿     
种植义齿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种植义齿有了飞速的发展。 传统假牙分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及全口总义齿。固定义齿需要磨除患者缺牙两侧的好牙,且缺失牙不能太多。活动义齿磨牙较少,但有卡环和牙托,不美观且异物感较大。而种植义齿,既不需磨自己的好牙,又无基托,既美观又舒适。种植牙就是在缺牙间隙处,植入人工牙根,在人工牙根上做牙冠,缺牙较多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临床上对牙周炎导致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和破坏较严重的患牙,采用常规手术难以治愈。本文通过应用Medicon取骨器及骨磨于牙槽骨病变植骨术中,随访观察它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已通过了包括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皮肤致敏反应试验的生物安全性检测.目的:采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进一步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义齿树脂对细胞遗传物质可能产生的损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1/2008-01在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埋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昆明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混悬液组,阳性对照组,10只/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义齿树脂由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制备.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义齿树脂材料粉碎成细小颗粒,过筛后加入生理盐水形成混悬液,质量浓度为0.3 g/mL.阴性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混悬液组分别按15.0,7.5,3.75 g/kg灌胃混悬液进行染毒;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按40 mg/kg给药.第1次染毒后24 h再次染毒,末次染毒后6 h取材,取胸骨骨髓加入胎生血清制备涂片,Giemsa染色.主要观察指标:每只小鼠骨髓涂片计数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记录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求出微核率.结果;阴性对照组微核率为0.248%,阳性对照组为4.384%,低、中、高剂量混悬液组微核率分别为0.150%,0.254%,0.277%.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混悬液组微核率无明显变化(P0.05),阳性对照组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义齿树脂对小鼠细胞染色体无明显的诱变效应,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偶联剂在口腔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偶联剂(coupling agent)是指能吸附在表(界)面上,在加入量很少时即可显著改变表(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产生一系列应用功能的一类物质。偶联剂可在表(界)面上吸附,形成吸附膜;也可在溶液内部自聚,形成多种类型的分子有序组合体。从这2个功能出发,衍生出多种应用功能,具有广泛的用途,几乎已渗透到所有工业领域,在许多行业中,偶联剂能极大地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8.
牙科充填材料细胞毒性实验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家和国际有关法规^[1-3],牙科充填材料在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目前动物模型实验仍被认为是最能模仿病人情况的,由于物种差异,其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有学者报道在动物实验中牙本质粘接剂直接用于盖髓不引起牙髓损伤^[4],但在临床上应用时却造成牙髓坏死^[5]。与动物实验相比,体外细胞培养具有易标准化、可重复性、快  相似文献   
9.
SiO2/PMMA纳米复合物提高人造牙硬度和耐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作SiO2/PMMA纳米复合物,探讨对义齿人造牙硬度和耐磨性的提高效果。方法:采用原位分散法将SiO2纳米颗粒在MMA单体中进行分散,按人造牙制作的常规方法制作硬度和耐磨性实验试件,按照纳米颗粒含量分组进行实验分析。结果:SiO2/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值和摩擦磨耗值分别高于和低于常规方法制作的热凝树脂人造牙,随着SiO2/PMMA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硬度值增大,摩擦磨耗值减少(P<0.01)。结论:SiO2/PMMA纳米复合物可提高义齿人造牙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普通树脂牙、纳米树脂牙和自研纳米人工牙显微硬度的对比分析研究。方法用动态超显微硬度仪对试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经动态超显微硬度仪测试,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复合树脂牙的雏氏硬度分别是:427.67Mpa、469.67Mpa、706.33Mpa、666.33Mpa(P〈0.05),我们研制的纳米树脂牙硬度为577.67Mpa。结论研制的人工牙显微硬度优于普通树脂牙,但与塑钢牙、纳米牙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