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妊娠期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非少见,但同时出现双侧脑室内出血实属罕见,因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治疗不当则危及母婴生命。近期我院收治一例,经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协同抢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何某,女,26岁,首次妊娠25周。因突发性头痛、呕吐、意识丧失4小时于1997年12月6日入院。检查:神志朦胧,体检不合作,四肢肌张力高,双侧膝反射亢进,双瞳孔05cm,双眼外展位,对光反射消失,颈项强直,GCS评分15分。产科检查:宫底28cm,胎位左枕前,腹围92cm,胎心134次分。CT提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骨刀颊侧截骨开窗法拔除下颌低位骨埋伏第三磨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05-01日—2018-05-01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收治的下颌低位骨埋伏第三磨牙患者24例,采用超声骨刀颊侧截骨开窗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所有阻生齿均顺利拔除,平均用时25.1 min(15~42 min)。2例(8.3%)术后1个月出现感染伴局部肿胀,经冲洗换药后均愈合。结论:使用超声骨刀颊侧骨开窗法拔除下颌低位骨埋伏第三磨牙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派丽奥)软膏治疗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智齿冠周炎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44)。实验组经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冠周后,将派丽奥软膏注入智齿冠周盲袋内;对照组经冠周冲洗后,将2%碘甘油置入盲袋内并口服抗生素(头孢拉定0.25 g/次,4次/d,连续服用3 d)。3 d后复诊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痊愈率(56.42%)和总有效率(89.74%)均较对照组(29.55%,70.4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痊愈率:χ2=6.12,P<0.05;治愈率:χ2=4.72,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派丽奥软膏是一种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治疗智齿冠周炎的局部缓释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影像重叠的患者,其二者在锥形束CT(CBCT)上的位置关系,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研究184颗(146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其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分析两者之间位置关系与阻生类型、性别、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神经管骨白线是否可见的相关性。测量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的患者其接触的长度及宽度,分析接触长度、宽度与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相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CBCT图像上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之间是否接触,与其在颌骨内的深度相关,低位阻生接触可能大(P=0.002),与性别相关,女性多(P=0.020);当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神经管骨白线不可见时,接触可能大(P=0.001)。当下颌神经管与牙根舌侧接触时,接触的长度、宽度可能较大。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提供更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36岁。头痛18个月,进行性加剧6个月,伴呕吐,右眼视物模糊。步态不稳2个月。1994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查体:神清,双瞳等大,3mm,光反应迟钝,视力左0.6,右0.8,两侧视乳头水肿,有双眼水平震颤,右外展麻痹,右三叉神经第1~3支分布区疼痛减退,右角膜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但对称,右指鼻试验钝拙,右肢体交替运动不能,直线行走试验阳性,Romberg试验(+)。头颅平片示:右CP角天幕裂孔处的一钙化影。头颅CT示:CP角混合性高密度影,从鞍背向下长至右枕骨大孔,大小为6cm×3cm×3.5cm,经脚间窝入三脑室3cm×2。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颅内压监测,了解良性与恶性脑瘤术后颅内压变化规律,为临床提供处理依据。方法:对我科1986年6月~1998年8月收住院的79例良性与恶性脑瘤术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恶性组40例,平均初压110mmH_2O,平均最高压527mmH_2O。良性组39例,平均初压65mmH_2O,平均最高压297mmH_2O。颅内压升至高水平的时间,恶性组大部分为2~7小时,良性瘤一般在8小时以后。结论:脑瘤术后颅内初压及最高压恶性均高于良性,术后颅内压上升到最高值的时间良性较恶性晚。  相似文献   
8.
经单侧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我科经单侧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6例,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7例,女9例,年龄31~68岁(平均49.43岁),病程2月至5年(平均2年)。1.2 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12例,视野缺损12例,头痛7例,全身乏力5例,闭经3例,肢端肥大2例,血压增高2例,高血糖2例。1.3 影像学检查 术前常规摄蝶鞍正侧位X片,蝶窦冠状位CT和MRI检查。按史氏分类: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6例,骨质破坏、鞍底吸收10例。  相似文献   
9.
我科1985年1月~1997年11月收治的垂体腺瘤围手术期发生瞳孔异常的10例,占同期收治的257例垂体腺瘤3.9%,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5例。年龄27~62岁(平均42.2岁),PRL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4例,多功能腺瘤2例。经蝶切除9例,经额、蝶二次手术1例,肉眼全切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颅内矸监测,了解良性与恶性脑瘤术后颅内压变化规律,为临床提供处理依据。方法:对我科1986年6月 ̄1998年8月收住院的79例良性与恶性脑瘤术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恶性组40例,平均初压110mmH2O,平均最高压527mmH2O。良性组39例,平均初压65mmH2O,平均最高压297mmH2O。颅内压升至高水平的时间,恶性组大部分为2 ̄7小时,良性瘤一般在8小时以后。结论:脑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