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牙周炎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检测和分析,初步探讨IL-18在牙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38名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33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记录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收集静脉血清样本,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18水平.结果 病例组血清IL-18平均浓度为205.68±160.12 pg/ml,对照组为48.45±42.15 pg/ml,病例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血清IL-18水平与PD和CAL呈正相关关系,与BOP之间未显示出相关关系.结论 牙周炎可导致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和COPD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9(IL-19)的含量,探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和COP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51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61例,COPD合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97例,健康成人22名共计4组.收集各组受试者静脉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9水平.结果 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IL-19含量(106.31±32.45)ng/L与非牙周炎患者血清IL-19(95.54±39.21)ng/L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血清IL-19含量(107.41±38.43)ng/L与非COPD患者(94.48±33.23)ng/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发现在慢性牙周炎与COPD之间的交互作用P>0.05,即不能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结论 血清中IL-19的表达可能与COPD及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498 名,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牙周炎组分别为77 人(15.5%),143 人(28.7%),278 人(55.8%).牙周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周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槽骨吸收水平.通过支气管舒张剂吸入试验测定受试者肺功能水平.结果:COPD组的AL、PLI及牙槽骨吸收水平显著高于非COPD组.其中不同程度牙周炎组之间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3.59,P=0.028)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F=4.84,P=0.00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预计值"及"FEV1/FVC"与牙周检查指标(AL,PLI,牙槽骨吸收水平)之间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COPD与牙周检查指标(AL,PLI,牙槽骨吸收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e 21,IL-21)与牙周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105 名,其中无牙周炎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牙周炎组分别为17 人(16.2%),17 人(16.2%),24 人(22.9%),47 人(44.8%).牙周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周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21水平.结果:无牙周炎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牙周炎组血清IL-21水平(pg/ml)分别为143.23、202.93、222.21、239.95,"牙周炎组"(227.96±146.39)与"非牙周炎组"(143.23±70.18)之间IL-21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t=2.33,P=0.022).IL-21水平与牙周检查指标(PD、AL、BI、PLI)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IL-21水平与全口PD≥5 mm且AL≥4 mm的牙齿所占的比例之间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36).结论:血清IL-21水平与牙周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牙周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因牙龈炎引起牙龈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3月因刷牙出血来我科就诊的患者,诊断为牙龈炎者125例,男72例,女53例,年龄18~60岁。主要症状为牙龈炎症,探诊出血,牙周袋≤3mm,无附着丧失。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4例,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对照组61例,使用口泰含漱液;使用方法均为每日3~5次,每次3~5ml,含漱1min,漱后均不再用清水漱口,漱口0.5h内勿饮水和进食;使用4周复查,记录龈沟出血指数情况。评定疗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64例,有效5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61例,有效46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5.4%。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治疗因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有一定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和熟悉典型的伴有全身背景的口腔疾病的诊治原则与方法。方法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综合实习中,建立了伴全身疾病背景的口腔疾病素材库。选取典型案例,制作情景教学剧本,构建了情景式教学框架和内容布局。在教学实施后,对6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9%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93.9%认为该教学后,对伴有全身背景的口腔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100%的学生认为它提高了综合分析和判断力等;72.79分认为它培养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等。结论情景式教学法适合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综合实习中应用,但需要教师转换角色,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 onary disease,COPD)的共同影响,进一步探讨牙周炎与COP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07年11月-2008年6月,抽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志愿者450人,年龄41-85岁(平均63.5岁),进行问卷调查及牙周和肺功能检查。通过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刷牙次数过少(OR=1.475,CI为1.250-3.645)、刷牙方法不当(OR=1.940,CI为1.040-3.286)、刷牙部位不全面(OR=1.526,CI为1.064-7.128)、不洁治(OR=2.258,CI为1.326-5.294)为牙周炎患病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过少(OR=1.815,CI为0.242-6.634)、刷牙部位不全面(OR=1.610,CI为0.483-2.970)、不洁治(OR=2.072,CI为1.264-5.540)为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刷牙次数过少、刷牙部位不全面及不洁治可能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牙周炎及COPD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致病因子,尤其是细胞因子网络中众多的白细胞介素,其参与2种疾病的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本文就参与2种疾病发生、发展的白细胞介素分类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探讨2种疾病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9.
程茜  王左敏  张良琼  林梅  周璿  刘岩 《中国病案》2012,13(6):81+48-F0003,4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凝胶(Extract ginkgobiloba Gel EGB Gel)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的短期疗效。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凝胶局部涂擦,对照组采用西瓜霜喷剂。观察两组溃疡期和疼痛程度的改变。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溃疡期和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凝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单侧游离缺失不同修复方法的咬合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单侧游离缺失不同修复方法咬合力分布情况与特点及与天然牙列咬合力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T—Sean咬合分析仪进行体内咬合力分布及咬合时间的测定。实验组为单侧游离缺失患者,按照修复方法不同分为种植组(种植固定义齿修复患者,15名)和支架组(铸造支架活动义齿修复患者,13名)。对照组为正常牙列(15名)。比较种植组、支架组与正常组咬合力分布的差异。结果从出现牙尖交错位到最大咬合力的时间:正常组、种植组和支架组的均值分别为:0.39s、0.42s和0.62s,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种植组、支架组左右向位移均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支架组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种植组和支架组3组之间前后向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种植义齿和活动义齿修复区域均出现咬合力偏低趋势,但种植义齿达到牙弓的左右向咬合平衡,与对侧天然磨牙咬合力较接近,较接近天然牙列的咬合力分布。而活动义齿在牙弓的左右向和前后向都未能达到天然牙列的咬合力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