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PPS)肿瘤发病率较低,暴露咽及咽旁间隙(PPS)肿瘤的最大障碍是下颌骨。不少学者先后应用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及颅底肿瘤,均获满意效果。2002-2008年期间,采用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11例,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改良式腮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式手术切除腮腺肿瘤的方法。方法:采用耳屏前隐蔽的面部除皱术切口及耳后延长入发际的内切口,在嚼肌筋膜下翻瓣;首先解剖暴露面神经总干后,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而行腮腺部分切除术,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并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局部填塞以减少术后畸形。结果:应用改良术式的1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涎瘘及面神经损伤,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Frey’s综合征,并且局部凹陷轻微,面容美观。结论:改良式手术方法切口隐蔽,容易操作,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腮腺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坚固内固定原理治疗双侧下颌骨骨折,并探索口内人路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均采用口内入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用钛钉作支抗复位下颌骨骨折,恢复其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术后不行颌问结扎。结果:1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双侧下颌骨骨折均采用口内入路,钛钉作支抗辅助复位,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方便,易操作,术后不需颌间结扎。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们相信肿瘤转移的形成需要许多不同蛋白酶有序的参加,uPA(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是其中关键酶之一,是一种把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丝氨酸蛋白酶。纤溶酶是在细胞外基质中催化不同物质降解的广谱蛋白酶,它还能活化某些胶原酶,使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成分降解。有关uPA的大多数资料来自肿瘤模型系统的研究。以前的工作证实无论是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或uPA活性都与B16小鼠黑素瘤细胞、Lewis肺肿瘤细胞和大鼠乳腺癌的转移有关。后来,uPA天然生成抑制  相似文献   
5.
口腔粘膜溃疡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常可继发细菌感染。一般治疗方法是局部用药,常用的剂型有散剂、软膏剂、糊剂等。由于口腔中常有唾液滞留,上述剂型很难保留在溃疡部位持久发挥疗效。为此,我们参考有关文献试制了口腔溃疡膜剂。在临床对19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效果满意,其疗效明显优于其它剂型。现报道如下。 1 处方组成 甲硝唑4.0g,硫酸锌2.0g,乙酰螺旋霉素2.0g,丁卡因  相似文献   
6.
多重复癌(MRM)系指同一个体先后发生了3个以上的癌瘤。为了解其发病规律,提高诊疗水平,现对收治的11例MRM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性5例,女性6例。男:女=1:1.2;年龄41~78岁,平均53.3岁;本组三重癌9例,四重癌2例共35个癌灶,侵及16种组织器官,其中胃癌4例,直肠腺癌、食管鳞癌、左肾癌各3例,左肺癌、左扁桃体癌、宫颈鳞癌各2例,子宫绒癌、左上齿龈鳞癌、左卵巢内膜样癌、皮肤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