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方二氧丙嗪茶碱片中盐酸克伦特罗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三乙胺(250:125:625:1)(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43nm.结果:盐酸克伦特罗在2.134~26.6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1.17(n=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瓷修复体试件经过3种表面处理方法后与陶瓷托槽粘结强度的关系。方法:钴铬烤瓷、铸瓷、锆瓷及聚合瓷4类试件经过喷砂(SB)、氢氟酸酸蚀(HFA)、喷砂+酸蚀(SB+HFA)处理后表面涂布硅烷偶联剂(SCA),再粘接陶瓷托槽,经37 ℃恒温水浴24 h 后检测粘接强度(SBS),扫描电镜观察托槽粘接前修复体表面的粗糙度及去除后修复体表面粘接剂残留情况。结果:钴铬烤瓷、铸瓷和聚合瓷试件的抗剪切强度分别与锆瓷试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烤瓷和铸瓷试件的抗剪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结果显示4组试件表面粗糙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喷砂组和喷砂+酸蚀组试件表面的粗糙度明显高于酸蚀处理组;喷砂和喷砂+酸蚀组的表面处理效果差异不大,喷砂组的4类试件表面粘结剂残留最少。结论:3种表面处理方法均能满足临床正畸的需求。喷砂组去除托槽后对试件表面的影响最小,喷砂联合酸蚀处理并不能显著增加剪切强度。 [关键词] 陶瓷托槽 剪切强度 瓷修复体 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