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替牙期轻中度和重度骨性前牙反患者,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例患者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方牵引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前牙反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基本中性,Ⅲ类骨面型明显改善。结论:①同时伴有上颌骨后缩和下颌骨前突的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应早期进行前方牵引。②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后,骨性变化(26%)明显小于轻中度组骨性变化(42%)。③单纯采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其软组织侧貌及骨骼改形均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后的鼻部形态变化。方法 21例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12个测量参数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 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结果 患者经上颌扩弓和正畸治疗后,鼻背长由(37.0±2.3)mm增加到(41.5±4.2)mm,P<0.05;鼻背深度1由(16.1±1.3)mm增加到(18.3±1.5)mm,P<0.05;鼻背深度2由(18.5±1.9)mm增加到(20.4±2.3)mm,P<0.05;鼻唇角由(66.9±5.6)°增大到(72.2±6.6)°,P<0.05;面型角由(-5.0±2.1)°变为(4.6±3.4)°,P<0.01。结论 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经过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鼻部长度及深度增加,鼻部形态改善,患者侧貌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各项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与微笑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男女微笑时面下1/3照片各1张,利用Photoshop依据各指标(切牙暴露量、露龈量、笑弧、颊廊、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及上切牙下唇间距)分别进行变动,选择200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数据输入Spss 19.0 统计软件包,将每项指标对应各图得分与该指标的变化进行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男女笑容图的得分均与切牙暴露量、笑弧一致性成正相关(P<0.05),与露龈量、颊廊面积、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上切牙下唇间距成负相关(P<0.05)。结论 唇齿龈的相对位置对笑容的美观有显著影响,正畸过程中应注意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名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 合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式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ANB角均达到正常范围,前牙覆牙 合、覆盖正常,磨牙和尖牙达中性关系;患者戴用肌激动器的时间为平均每天10 h;总疗程平均为(5.3±1.4)个月.结论 改良式肌激动器能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人群对各项姿势位笑容特征指标的可接受范围,以补充、完善正畸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男女姿势位微笑时的面下1/3照片各1张,利用Photoshop对各特征指标(切牙暴露量、露龈量、笑弧、颊廊、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及上切牙下唇间距)以一定幅度分别进行变动,选择100名正畸医师与100名普通人对其进行审美评价.结果 人群对各项笑容特征指标的接受范围依次为:切牙暴露量,男女均为75%~100%;露龈量,男0~2 mm,女0~3 mm;笑弧,男女均为50%~100%;颊廊,男0%~1 5%,女0%~20%;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男女均为0~6°;上切牙下唇间距,男女均为0 mm.正畸医师与普通人对微笑的审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项姿势位笑容特征指标均有一定的可接受范围,选择哪种唇齿龈关系作为正畸治疗的目标,将决定矫治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偏颌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正位片和正面面像进行测量,分析偏颌患者颜面软组织及硬组织的对称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12~16岁(青少年组20例)和23~28岁(成年组20例)的2组偏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半,计算治疗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非对称率。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测量项目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组正畸治疗前,Mas、Max的非对称率低,Go、Ag的非对称率高于5%,Me偏斜大于3.0 mm。治疗后,Go、Ag的非对称率明显降低,正面面像测量结果与硬组织测量结果一致。成年组治疗前,Mas、Max、Go、Ag的非对称率异常,Me偏斜大于3.0 mm。治疗后,Go、Ag的非对称率稍有降低。面像测量数据显示,软组织对称性与硬组织一致,面部非对称率少小于硬组织。结论偏颌患者面部的对称性从面中1/3到面下1/3依次降低,软硬组织的对称性一致,成年组的软组织对称性稍好于硬组织。青少年组经过正畸治疗,面部对称性改善较大,成年偏颌患者改善有限,提示偏颌畸形需尽早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名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式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ANB角均达到正常范围,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和尖牙达中性关系;患者戴用肌激动器的时间为平均每天10 h;总疗程平均为(5.3±1.4)个月。结论  改良式肌激动器能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