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载荷作用条件下,双种植体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最佳聚合角度。方法分别建立聚合角度为0°、5°、10°、15°双种植体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修复体施加一个周期为0.875 s的动态载荷,分析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和种植体-基台复合体位移值情况。结果①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最大Von-Mises应力值:5°聚合角度模型>10°聚合角度模型>15°聚合角度模型>0°聚合角度模型;种植体周围松质骨最大Von-Mises应力值:15°聚合角度模型>10°聚合角度模型>5°聚合角度模型>0°聚合角度模型;②种植体-基台复合体最大位移峰值:15°聚合角度模型>5°聚合角度模型>10°聚合角度模型>0°聚合角度模型。结论动态载荷下,双种植体单冠修复下颌磨牙的最佳聚合角度为0°。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荷包缝合结合II期梭形切除/线形缝合法在关闭面部皮肤圆形缺损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14只成年SD大鼠,将右侧面部设为实验组,左侧为对照组。实验侧面部切除直径为0.5cm的圆形全厚皮片,通过荷包缝合关闭皮肤缺损。术后28d测量瘢痕各项指标后行II期瘢痕梭形切除/线形缝合,14d后再测量最终瘢痕长度。对照侧面部切除短径为0.5cm的梭形皮片,线形缝合14d后测量瘢痕长度。SPSS12.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实验组I期术后形成椭圆形瘢痕,面积平均仅为原皮肤缺损的18%;结合II期梭形切除/线形缝合,术后瘢痕长度为(0.516±0.052)cm。对照组术后瘢痕长度为(1.341±0.122)cm。SPSS12.0分析两组数据,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缝合面部圆形缺损时,荷包缝合结合II期梭形切除/线形缝合相比直接梭形切除/线形缝合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标记物CD105(endoglin)和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ACC41例、涎腺良性病变27例、正常涎腺组织块23例中CD105和MMP-2表达值,并结合AC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生存状况,分析二者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涎腺组织中无MVD和MMP-2的阳性表达。ACC组MVD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涎腺良性病变组(P=0.027);CD105标记的MVD值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相关,MMP-2仅与TNM分期相关;Cox回归显示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ACC的独立预后因素,MMP-2未得出同样结论;CD105标记的MVD高/低表达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MVD和MMP-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05与ACC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望作为ACC有价值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和ACC的局部侵袭相关,但根据本研究还不能认为其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固齿丸牙弓夹板联合治疗重症牙周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口腔疾病之一,重病者可造成牙齿丧失。它的发生与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和龈下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口服固齿丸,同时配合结扎丝联合超微填料复合树脂制做牙弓夹板固定松动牙的方法治疗重症牙周病患牙,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选择患牙Ⅱ°~Ⅲ°松动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9~64岁,患牙周病均三年以上,经其它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著者。2 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酸蚀加碱热(AAH)处理钛合金种植体表面早期诱导周围新骨形成情况.方法:24只SD大鼠分3组在其双侧胫骨随机植入打磨抛光钛合金种植体(S)、喷砂酸蚀处理(SLA)和酸蚀加碱热(AAH).术后4周、8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比较各组新骨形成和骨结合情况.结果:AAH处理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早于其他组;4周和8周时AAH处理种植体骨结合明显优于喷砂酸蚀组和钛合金组(P<0.05).结论:AAH处理钛合金具有促进早期新骨形成和提高骨结合率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牙周病由于其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患牙松动,移位,力下降。临床多用结扎丝固定或制作塑料夹板,也有用铸造夹板修复,但效果不很理想。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采用钢丝结扎联合超微填料复会树脂制作牙弓夹板固定患开,修复效果比较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26~64岁上前牙12例,下前牙15例,上下前牙9例,其中Ⅰ°松动8例,Ⅱ°松动23例,Ⅲ°松动5例,制作牙弓夹板后经一年观察,患牙基本稳定,X线照像显示新的密质骨增生,骨小梁分布均匀排列方向与受力线相适应的为29例,牙齿松动度下降,X线照像差异不显著的为7…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组织学角度观察骨挤压技术对于去势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行种植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72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36只行去势(Ovx)手术。另一组作为对照组行假手术。120天后测量大鼠体重及骨密度,确定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处死对照组,将原试验组36只大鼠作为新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只大鼠胫骨近骺端植入纯钛种植体。实验组经过骨挤压,对照组不经骨挤压。分别于术后28天、56天、84天处死动物、取材。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骨计量学测量。结果 28天和56天实验组骨结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84天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过骨挤压后的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整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金属烤瓷冠肩台制备方法对牙龈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两种肩台制备方法对牙龈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面试进入法”和“点式进入法”制备肩台,观察牙龈健康情况。结果:肩台制备时,“面式进入法”组牙龈出血明显,“点式进入法”组牙龈无出血现象;金属烤瓷冠初戴后,“面式进入法”组牙龈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点式进入法”组。结论:肩台制备的“点式进入法”明显优于“面式进入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staglandin E2,PGE2)在种植体周龈沟液中的含量水平与种植牙牙周组织临床指数-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s,PP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实验组36颗和对照组36颗种植体牙周情况,实验组为有明显炎症的种植体,牙周探诊深度均超过3mm.同时试纸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ELISA法检测其龈沟液中的PGE2含量,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GE2表达和患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牙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GE2表达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龈沟液中PGE2含量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的诊断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