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识别中国大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危地区,探讨社会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与COVID-19空间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29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除湖北省)的COVID-19发病资料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资料,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贝叶斯空间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30个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12 934例,发病率范围为0.03/10万~2.10/10万,全局Moran’s I =0.35(P<0.05)。COVID-19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相邻省份和经济发达的省份。城乡人口比重、湖北流出人口比例与COVID-19发病风险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变量的后验估计相对风险分别为1.1012(95%CI:1.045 8~1.1598)和1.0394(95%CI:1.0080~1.0713)。环境因素的相对风险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19发病风险与城乡人口比重、人口流动有关,与环境因素几乎无关,提示不同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同样面临COVID-19风险,应做好应对准备,可通过实施封闭和交通管控等措施防控COVID-19。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慢性肝炎患者体内输血传播病毒(TTV)样微小病毒(TLMV)的全基因序列,并研究人群中TLM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日本学者Shunji Mishiro提供的序列选择TLMV-CBD279和CBD-231最保守区设计引物,用慢性乙型肝炎且TTV阳性患者血清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将阳性PCR产物连接至pGEMR-T质粒,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并纯化。以T7 引物为起 始全自动荧光测序仪测序。结果:获得162bp基因序列,该序列与日本株CBD231、CBD279同源性为72%,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献血员感染率最高。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LMV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研究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失眠患者为A组,同阶段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B组,80例健康者为C组。检测与比较3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情况,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ISI指数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MDA均高于B组,血清SOD及TAC均低于B组,B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中不同ISI指数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显著异常,睡眠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NLRP3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分别于开髓后0、1、7、14d和21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化检测NLRP3在根尖周组织的表达及定位。结果:炎性根尖周组织成纤维细胞及多种炎症细胞均有NLRP3阳性表达,且表达的数量和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浸润强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LRP3在根尖周组织中表达并在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国内公共卫生期刊论文中调查研究的抽样设计质量情况,探讨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公共卫生类期刊8种,纳入2014年发表的全部涉及抽样调查的文献。采用抽样调查质量评价量表对每篇文章进行抽样调查质量评分,分别采用Epi Data3.1和SPSS22.0进行数据收集和单因素及分类回归树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646篇,总体抽样调查质量评分均值为4.251±2.1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抽样类型、杂志类别和作者所在城市类别的内部分层之间的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类回归树模型分析表明对质量评分影响的因素按贡献性大小依次为杂志类别、抽样类型、作者机构类别和城市类别。结论公共卫生类期刊论文中调查研究抽样设计质量现况总体欠佳,核心期刊类杂志可进一步加强抽样设计方面的质量把关,研究者尤其是非研究机构类研究者应加强自身对各类抽样设计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度检测(LSM)和吲哚菁绿15分钟血浆滞留率(ICGR15)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诊治的血清 ALT正常或<2 倍正常值上限(ULN)的CHB患者,接受肝活检行METAVIR评分,依据评分分为非进展期和进展期。使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DDG-3300K脉动脉式色素浓度分析仪检测ICGR15,使用Echosens 502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仪检测LSM。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指标预测肝组织病变进展的效能。结果 经肝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进展期196例,非进展期113例,两组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血清HBeAg阳性是否阳性和血清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展期患者血清HBV DNA、ALB、LSM和ICGR15与非进展期患者比,差异显著(P<0.05);LSM、ICGR15及LSM-ICGR15联合模型与METAVIR评分均存在正相关性(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SM 、ICGR15和LSM-ICGR15联合模型预测肝组织进展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5、0.617和0.686。当 以LSM等于7.35 kPa为截断点,其诊断肝组织进展期的灵敏度为55.4%,特异性为68.1%,当以ICGR15等于4.15%为截断点,其诊断肝组织进展期的灵敏度为34.4%,特异性为90.3%,以LSM-ICGR15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59.5%,特异性为78.8%。结论 应用LSM、ICG-R15或者两者联合预测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肝组织病变进展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和可疑值范围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使用ROC曲线法,评价某试剂盒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明确针对本试剂盒的诊断临界点,并探讨用ROC曲线法确定可疑值范围。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合临床确定的正常组508例和冠心病组176例测定的某血浆指标含量,绘制ROC曲线。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3,并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试剂盒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临界点为40.70U/L,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疑值范围为(36.90,47.80)U/L,一致性检验结果较好。结论:使用ROC曲线评价具有简单有效,并可用来确定诊断试验的敏感度及可疑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PSIS患者行MR扫描及激素水平检测.所有患者均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1WI及快速SE(FSE)序列T2WI,8例加扫FLAIR T1WT脂肪抑制序列,分析垂体柄、垂体前叶形态和垂体后叶信号变化.结果 21例患者的基础生长激素(GH)水平为0.03~1.50μg/L,GH激发试验峰值为0.13~4.14μg/L,均为完全GH缺乏.其中17例为多垂体激素缺乏(CPHD),4例为单一性GH缺乏(IGHD).患者垂体前叶高度为1.0~3.0 mm,平均(1.9±1.2)mm,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8例在正中矢状面及冠状面上垂体柄均未见明确显示,3例表现为不连续的细线状.所有患者垂体后叶均未见正常高信号,19例表现为垂体后叶高信号异位在第三脑室漏斗隐窝,2例合并有尿崩症的患者表现为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也未见异位的高信号.结论 PSIS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激素水平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诊断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男,36岁。头昏、持续低热20天,右眼睑下垂12天。左侧肢体乏力,精神差,呃逆,呛咳,右耳听力下降2天。体检:神清,构音不清,右动眼神经麻痹,左侧面瘫,左上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减低,病理反射阴性。7年前有淋病史,已治愈。初次颅脑MRI:右侧丘脑、大脑脚内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图1)。以脑梗死治疗8天病情加重。1周后MRI:右枕叶及大脑脚出现新梗死灶(图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明显纤细:LV1.5mm,RV1.0mm,BA1.3mm,L-PCA0.8mm,R-PCA显示不清(图3…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进行筛查和不同时期检出率的比较,了解某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2—12月和2011年4—7月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06份,进行厌氧培养和API鉴定,对培养鉴定获得的菌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进行A、B毒素及二元毒素基因检测;酶联荧光免疫法检测毒素A/B。结果 106份标本中,厌氧培养艰难梭菌阳性16株(15.09%)。16株菌经PCR扩增,A、B毒素均阳性,二元毒素均阴性。直接毒素A/B检测阳性率为12.26%(13/106),与厌氧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2009年2—12月和2011年4—7月两个时期的标本厌氧培养艰难梭菌阳性率分别为22.81%(13/57)、6.12%(3/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毒素A/B检出率分别为17.54%(10/57)、6.12%(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艰难梭菌检测阳性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过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广谱青霉素、克林霉素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结论该院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比较严重,抗菌药物的使用是诱使艰难梭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