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期同种冷冻胚胎软骨移植一期矫正单侧唇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豫川  李祖兵 《口腔医学纵横》1992,8(4):201-203,F00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侧不全唇裂伴有/和不伴有牙槽突裂患儿的唇、鼻部畸形特征。方法:对68例患者进行唇鼻部相关数据的测量研究,采用改良Mohler术式修复唇裂并同期矫正鼻畸形。结果:术前测量显示伴有牙槽突裂患儿的唇峰~鼻翼,唇峰~鼻小柱基底的距离,鼻孔高,鼻孔宽和鼻小柱高度与不伴有牙槽突裂的患儿相同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测量数据的分析显示: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有牙槽突裂是一种畸形更为严重的不全唇裂。  相似文献   
3.
���ѱǻ���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rk等[1]在行二期唇裂鼻畸形整复术时,发现患侧鼻翼软骨有着正常同样的大小和厚度,只是附着和形状发生了异常。基于这一发现,鼻软骨畸形被认为是源于唇裂形成后产生的异常肌肉应力的分布,而不是由于原发的软骨畸形。  相似文献   
4.
唇粘连术及其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1868年至1989年本院收治的儿童牙源性角化囊肿21例,从临床角度讨论儿童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本组资料中,最小发病年龄为7岁,发生部位以下颌骨升枝部及磨牙后区多见,对21例患者中的18例进行随访,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5.6%。  相似文献   
6.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唇腭裂多学科序列治疗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的唇腭裂治疗水平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21家医疗单位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唇腭裂的外科前治疗,唇、腭裂的外科修复,正畸治疗,牙槽突裂的植骨修复,唇裂鼻畸形的整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二期整复,腭裂术后穿孔的处置,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与治疗,语音治疗,腭裂分泌性中耳炎的处置,颌骨畸形的外科矫治,心理评估和咨询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等治疗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达成一致意见。其中对唇裂、腭裂、牙槽突裂和腭咽闭合不全的外科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对语音治疗、正畸治疗和颌骨畸形牵张成骨等主要方法的应用也形成了共识。笔者希望通过这一努力,能够引导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唇腭裂序列治疗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工作,最终形成中国唇腭裂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7.
颞下间隙感染临床上并不多见,在整个颌面部间隙感染中仅占1.5%。由于其部位深在,感染来源及机体低抗力等不同,临床表现常不一致,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以致延误治疗。笔者收集了本院自1962年~1985年18例颞下间隙感染的  相似文献   
8.
自1879年Rose将唇裂修复术引向规范化以来,一个多世纪中,人们对唇裂的修复作了大量的研究,方法甚多。但传统均以在患侧唇的上部作直线切口,在其下部形成各式各样的组织瓣。以后,Millard打破了这个传统,在患唇的上部形成组织瓣,在其下部作直线切口,用单侧唇裂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Millard认为,他的方法(Millard’s Ⅰ式)是一个修复单侧三度唇裂的方法。但较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他的方法最适合单侧二度唇裂和仅有鼻孔底裂,没有牙槽嵴裂的较轻三度唇裂。Millard’s Ⅰ式在严重的单侧唇裂修复中存在着患侧下降不充分已被  相似文献   
9.
小鼠腭发育及腭裂形成过程的渐进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IH系孕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给药组。给药组于妊娠第12天腹腔内注射50mg/kg Dexamethasone acetate,干扰鼠胚腭器官发育。二组孕鼠分别于妊娠第12/12、13/12、14/18、15/10、15/18、16/0、16/18天/小时处死,共获得胚胎184只。取头部标本作冠状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对胃腭器官的发育进行研究。提出了腭器官发育的六个时期,并认为妊娠第13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三维向的软腭功能位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设计了同种冷冻胚胎骨移植调整软腭落差的功能性腭成形术。30例临床应用初步证实了功能性腭成形术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