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菌斑显示剂在轻中度牙周炎稳定期进行种植义齿修复病例,预防早期种植体周围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轻中度牙周炎稳定期病例进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1年种植修复后的牙周维护,期间在患者进行口腔自我维护中使用菌斑显示剂,观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结果:种植修复后1年内两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平均发生率分别为43.6%和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0.031,P<0.05)。结论: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及良好的菌斑自我控制可以降低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固定正畸治疗中对托槽的结扎是巨大的工作量,对结扎丝的需求量也十分大,如果能对结扎丝进行预成形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生椅旁工作时间,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文章介绍了正畸结扎丝成形器的研制过程及技术要点,正畸结扎丝成形器可使正畸结扎丝的预成形方便、省时、省力、减少钢丝损耗,结扎丝规格统一,形状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封闭性能的充填材料在根尖倒充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2年因常规根管治疗无法治愈行根尖切除及根尖倒充填治疗的根尖周疾患病例69例;共72颗牙(其中上颌中切牙31颗、上颌侧切牙24颗、上颌尖牙17颗)根据选择的倒充填材料分为MTA治疗组(M组)、银汞合金治疗组(Y组)、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组(B组),每组24颗牙,三组均肉眼下进行根尖切除、倒预备及根尖倒充治疗。术后随访24月,通过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评判术后疗效,统计分析术后6月、12月、24个月临床治愈率及术后短期(1周内)局部炎症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年M组临床治愈率高于Y组和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组与B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治愈率M组与Y组、M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M组肿痛发生率略少于Y组与B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三种不同根尖封闭性能的充填材料均能有效提高根尖倒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但MTA根尖封闭性能更好,根尖倒充填的临床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钝针与锐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金华光福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0例共100个扣眼法穿刺针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钝针扣眼法和锐针扣眼法进行穿刺。比较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以及内瘘血管瘤、穿刺失败致皮下血肿、透析过程皮下血肿和疼痛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测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钝针扣眼组内瘘血管瘤及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锐针扣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采用钝针可有效地保护血管,降低穿刺技术难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不同固位形式嵌体冠对短冠磨牙进行修复,对比观察疗效,评估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66颗根管治疗后的短冠磨牙进行钴铬合金嵌体冠修复,分为髓室固位嵌体冠组、常规桩核嵌体冠组、插销桩核嵌体冠组。所有患者修复2年后,对修复体粘结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髓室固位嵌体冠粘结强度小于常规桩核嵌体冠和插销桩核嵌体冠,但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固位方式嵌体冠的粘结强度均能满足临床修复的要求,临床上应视基牙情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3种印模材料对离体牙根管进行取模,对比观察桩核微渗漏情况。方法:离体前磨牙根管治疗后桩道预备,分别用琼脂、硅橡胶、聚醚橡胶进行根管取模,桩核修复后观测微渗漏情况。结果:硅橡胶组和聚醚橡胶组微渗漏小于琼脂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和聚醚橡胶是很好的根管取模印模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冰块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应用对头颈部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效果。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0月住院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碳酸氢钠冰块含化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超声雾化吸入,自放疗开始后每天2次,每次20 min。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口含碳酸氢钠冰块及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超声雾化用于防治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能降低其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去除残留于牙面的托槽粘结剂对牙釉质表面的影响。方法:收集60颗因正畸拔出的健康前磨牙,按不同去除粘结剂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慢速碳钨车针(A组)、超声波洁治(B组)、矽粒子(c组)进行去粘结剂处理,记录每组去除粘结剂所需时间;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去除粘结剂前后牙釉质厚度改变以计算釉质损失量;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釉质表面的粗糙度改变。对操作时间和釉质损失量作方差分析。结果:去粘结剂后釉质损失量排序为超声龈上洁治组〉矽粒子组〉碳钨车针组,三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去除粘结剂所需时间排序为碳钨车针组〈超声龈上洁治组〈矽粒子组,三组存在显著差异性∽〈0.05)。去粘结剂后体视显微镜观察显示;碳钨车针组镜下釉质表面均匀规则,有少量细微残留物,见少量的细小划痕;超声洁治组镜下釉质表面明显划痕,深浅不一,并有轻重不同的釉质裂纹,牙面上见粘结剂残留较多;矽粒子组划痕较细而浅,数量明显较少。结论:用碳钨车针去除残留牙面粘结剂方法对牙面的影响较小,时间适合临床操作,是临床值得推荐的一种去粘结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骨粉在与邻牙根影像重叠多生牙摘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2年经治的与邻牙根影像重叠的多生牙7例8颗牙,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弧形切口翻瓣凿骨后完整拔除埋伏多生牙。骨粉组4例4颗牙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入Bio—Oss人工骨粉和Bio—Gide生物膜;对照组3例4颗牙不植入Bio—Oss骨粉和生物膜,仅将新鲜血液充满骨创即关闭手术切口。术后1、2周及1、3、6、12月复查,观察临床效果、x线片检查骨愈合情况、记录邻牙松动度及牙髓活力测试。结果:骨粉组邻牙均未出现松动、无咀嚼疼痛及继发牙髓炎的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牙周膜间隙正常,无暗影。对照组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手术创区邻牙伸长感,咬合痛显著,x线显示根尖牙周膜间隙不同程度增宽,1例邻牙松动,1例继发牙髓炎症状。结论:人工骨粉在邻牙根影像重叠多生牙拔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不同固位形式嵌体冠对离体短冠磨牙进行修复,通过对比观察微渗漏情况,评估临床修复效果。方法:离体短冠磨牙根管治疗后制作钴铬合金嵌体冠修复,分为髓室固位嵌体冠、常规桩核嵌体冠、插销桩核嵌体冠3组,所有样本浸泡于印度墨水中3周,然后沿近远中方向纵行剖开,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结果:插销桩核嵌体冠组微渗漏值大于其它两组,但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嵌体冠均可应用于短冠磨牙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