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种植三维修复设计软件、数字化种植外科手术导板加工技术在口腔种植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很快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种植手术导板在临床中已有较多临床病例报道。本文就种植手术导板的数字化加工的技术发展、数字化手术导板的分类、临床实际操作流程、适应证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口腔种植领域。数字化技术辅助下的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治疗,不仅可提高种植体植入的精度,还能减小手术创伤并可实现即刻修复。本文将对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数字化导板设计流程、数字化导板优势、技术局限及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作为实验组,在拔牙窝愈合期使用粘接桥进行临时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则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诱导牙龈,对软组织形态进行干预和诱导;同期符合相同入组条件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拔牙后戴压膜过渡义齿(或不戴义齿),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拔牙前、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结束时对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计算粘接桥的存留率、再粘接率,种植体支持的过渡义齿完好率,并请患者对修复美学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桥戴用时间为2.2~5.1个月,平均3.7个月;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时间为6.2~13.1个月,平均 8.3个月。至戴用期结束时,粘接桥存留100%,再粘接率为16.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存留率为100%。在永久修复完成时,实验组的软组织美学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7.48±0.51 vs. 5.69±0.71,P<0.000 1)。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对修复美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粘接桥的再粘接率为16.2%。结论: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的维持和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1种使用微型钛支架、不需要植骨材料、进行上前牙美学区域牙槽嵴保存的临床新技术,并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保存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全身情况良好、无牙周病或者牙周病史、单颗上颌中切牙不能保留、无急性炎症、需要拔除后延期种植修复、拔牙窝骨壁完整、邻牙健康的患者9例(女性6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26.0±5.7)岁(18 ~34岁),施行局部麻醉后微创拔除患牙,翻开唇侧软组织瓣,在唇侧骨板外使用微型钛支架支撑软组织,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复位并缝合软组织瓣,拔牙窝自然二期愈合。术后随访观察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并在拔牙术前和牙槽嵴愈合4个月后种植术前,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检查,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估该方法保存上颌中切牙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结果: 9例拔牙窝在随访期内均正常愈合,拔牙前测量牙槽嵴顶牙槽骨水平向宽度为(7.51±0.48)mm (6.92~7.82 mm),术后4个月测量缺牙区牙槽嵴顶中点处水平向骨宽度为(6.81±0.44)mm (6.04~7.38 mm),保存的水平骨量为拔牙前的90.87%±2.91% (87.28%~95.60%)。结论: 在拔牙窝唇侧使用微型钛支架来支撑软组织不影响拔牙窝的正常愈合,且在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的情况下能较为有效地保存拔牙位点的水平骨量。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hade matching accuracy between tabs of shade guide and tabs out of shade guide by prosthodontists.Methods Sixty-two graduate students who had 1 to 5 years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out color blindnes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wenty-nine tabs from Vita 3D-Master shadeguide and 7 tabs out of Vita 3D-Master shade guide but from Vita Bleachedguide 3D-Master were taken as the targets of shade matching and observed under the standard light.Subjects' shade matching accuracy on tabs of shadeguide and tabs out of shadeguide was recorded.Frequency of right match was analyzed using Monte Carlo exact probability-test Wilcoxin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group on ranked data of value,chroma and hue.Results The shade matching accuracy of tabs of shade guide[45.9%(199/434)]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abs out of shade guide[9.0%(39/434)].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abs of ranked data of value[0.2 (0.1~0.3),0.4(0.4~0.5)]and chroma[0.2(0.1~0.4),0.5(0.4~0.6),P<0.01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ue data[0.3(0.1~0.4),0.3(0.1~0.4)].Conclusions The shade matching ability of prosthodontists on tabs out of shade guide is lower than that on tabs of shadeguide.To fulfill clinical need,more training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评价10例上前牙单牙种植修复连续病例的临床美学效果。治疗程序包括:①无创拔除患牙:②拔牙后6~8周,植入活性亲水SLA(SLActive)骨水平种植体并同期行骨引导再生术;③种植体植入后2~3个月,临时冠修复:④制作个性化印模帽,⑤暂时冠修复6个月后进行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永久修复1年后评价临床效果。评价标准:红(PES)白(WES)美学指数。所有种植体获得骨结合,存留率和成功率均为100%。按照此临床流程,上颌单牙种植修复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PES评分为7.9±17,WES评分为7.0±15。  相似文献   
7.
下颌后牙缺失,尤其是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最为常见,对患者的口颌功能造成明显损害。快速、有效地修复缺失的后牙成为医生和患者关注的主要焦点,也是口腔种植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1]。经典的口腔种植修复为二阶段埋入式种植修复,即一期植入种植体,愈合6个月,二期手术连接愈合基台,再愈合2个月开始种植修复,是目前常用的种植方式[2]。另一种为非埋入式种植修复,即在种植体植入即刻连接愈合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测试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对比色板标准色标与非标准色标颜色识别的差异,评价、分析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际比色能力,为探讨临床比色教学方法提供客观的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具有1~5年临床工作经验、排除色觉识别障碍、经过色彩学知识培训的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62名.从比色板A(Lineargnide)的29个标准色标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抽取7个色标作为标准色标,以比色板B(Vita Bleachadgnide 3D-Master)中的7个色标作为非标准色标,在D55标准光源下,以比色板C(Vita 3D-Master)作为比色工具,对标准色标和非标准色标进行比色测试.计算受试者对两种色标比色的总体准确率;统计比色正确的人数分布,并进行Monte Carlo确切概率法检验;统计比色结果在明度、饱和度、色相上的等级偏差,并进行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受试者对标准色标比色的总体正确率为45.9%(199/434),对非标准色标比色的总体正确率为9.0%(39/434);对两种色标比色正确的人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两种色标比色结果的明度等级偏差[分别为0.2(0.1~0.3)、0.4(0.4~0.5)]、饱和度等级偏差[分别为0.2(0.1~0.4)、0.5(0.4~0.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色相等级偏差[分别为0.3(0.1~0.4)、0.3(0.1~0.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01).结论 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对比色板非标准色标颜色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对标准色标颜色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