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结构施工中,在屋面设4座塔式起重机,起重机支座生根于主体结构钢柱顶部.为满足塔式起重机的垂直度要求,基座采用刚度很大的立体桁架,对桁架进行合理分段,运至工地后采用地面拼装、整体吊装方案,实现了零误差安装,保证了屋面起重机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项目基坑施工中,针对临近隧道地铁等无法施工嵌固土层的支护桩等难点,采用吊脚桩结合既有地下结构的支护形式解决了支护桩无施工空间的问题,利用既有的地下建筑物作为基坑支护的一部分,节省了造价,满足了基坑的稳定性要求和隧道结构变形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硕晖  夏宝东  齐翰  王旨 《建筑技术》2021,52(5):587-589
摘戛使用三维激光在线扫描仪和三维全站仪对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钢结构变形主体进行在线检测,对比2种检测方法综合获得的三维形变建模数据信息,对其三维点云结构进行多曲面形变建模数据分析,可直观获得钢梁和大挠度梁的形变数据信息,应用结果表明三维激光在线扫描仪形变检测技术可用于钢结构主体检测.  相似文献   
4.
陈硕晖  张开臣  齐翰  胡洋  司波 《建筑技术》2021,52(5):544-547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在20.000m标高设置转换层,形成8000m2的无柱空间主会场(72m大跨度转换)和20000m2无柱空间会展厅(81m大跨度转换,转换平台上重载).通过分析大跨度钢结构桁架桥施工的重点及难点,采取留设超长结构施工缝选择转换层楼板浇筑时机、设置转换层楼板后浇带等技术措施,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技术得到了适当细化.  相似文献   
5.
陈硕晖  齐翰  刘扬  杨硕 《建筑技术》2021,52(5):554-556
国家会议中心迎宾厅大跨度钢梁因单件重量大,塔式起重机无法满足整根吊装要求,若采用传统的高支撑分段安装或大型汽车式起重机上楼板安装,首层楼板需加固.制作地下室底板,不但施工成本高,工期也无法保证.基于严苛的施工条件,采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配合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应用滚轮限位装置,成功实现了大跨度小间隙钢梁提升.  相似文献   
6.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横跨北京市城市道路大屯北路,需设置钢桁架及吊挂结构.施工中采用支撑体系分段原位安装的方案,提高了安装精度,解决了钢结构下挠变形问题,缩短了施工工期,卸载后大跨度钢桁架及钢梁挠度值及应力监测值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施工中,考虑塔式起重机数量多,吊重大,且工况较复杂等多种影响因素,采用桩基承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形式,减小了基础尺寸,避免了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影响.采用起重机基础桩代替正式工程桩,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了成本.将起重机基础防水与结构底板防水连为整体,满足了紧张的工期要求,保证了防水质量.  相似文献   
8.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为超大型会展综合体,既要满足未来中国外交和国务政务活动需要,又要满足国际交往中各类高级商务会展活动的需求.施工中针对任务重、工期紧、工艺复杂的难点,做好各道工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通过提前对人员、机械、材料、环境进行部署,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节材、节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地下结构施工中,针对钢管柱截面多样、型钢梁柱节点钢筋密集且大直径钢筋规格多等特点,经比较,综合使用钢筋连接器并优化钢筋间距等方法,利用工厂化加工的优点,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可操作性,减少了搭接接头数量及现场焊接的工程量,保证了钢筋与钢结构的连接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钢支撑剪力墙的工作状态和施工质量,采用振弦式应变计和钢筋计获取受力敏感位置的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和钢支撑应力在钢支撑剪力墙施工和服役阶段的演化规律,以自动化采集单元、无线传输和云平台为技术手段实现相关数据的实时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结果 表明:该系统可准确有效获取钢支撑剪力墙从施工到服役的全过程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可验证钢支撑和钢筋混凝土的协同性,以及钢支撑剪力墙的施工质量和遇到特殊荷载变化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