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
以清代水师旗营的民间信仰建筑为研究对象,以福州琴江村为例,首先考述其马江海战前后的建制沿革,分解为3个纲目依次论述建筑功能、建筑分布、及建筑尺度层级。并进一步结合营垒世俗化变迁历程,详细分析清代水师旗营的民间信仰建筑谱系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福州商业中心,双杭街区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历史商业街区,包含众多建筑类型。该文对其建筑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类,并细致分析不同会馆的特色做法及其出处,福州商会园林建筑特色,上、下杭路口的两典型行当和双杭街区两种类型的住宅。  相似文献   
4.
长谷川逸子与妹岛和世以"公园式建筑"阐述其建筑观。作为日本颇具代表的两位女性建筑师,其作品以关怀、包容、细腻、开放的姿态,使建筑消解其体量,与景观、城市外部空间融合。在呼吁城市需拥有更多开放公共性空间的当代中国,"公园式建筑"理念值得剖析。该文以日本"公园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长谷川逸子和妹岛和世的公园式建筑作品及思想,将其分为萌芽和成熟两阶段。并进一步析理公园式建筑空间的性质与特征,及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键源  黄婧琳 《新建筑》2015,(3):106-109
以当代建筑功能主义话语为研究对象,指明当代功能主义理论以福柯考古学为构建逻辑,其话语核心分为普遍性论题与研究方案两条线索。结合同时期人文科学功能理论,以福柯考古学的视域,研判以往各时期建筑功能知识型,描绘其不断修正的路径,以期为当代建筑功能理论寻定历史演进的参照刻度,进而全面"解剖"当代建筑功能的综合性话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两位日本建筑师的隔墙理念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师作品,进一步分析隔墙基本性质及其空间效果,并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做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建筑的跨文化传播与互动已有40余年的历史,建筑期刊是这段时期主要的跨文化传播与互动的阵地之一。文章以海外五本建筑期刊的“中国报道”统计数据为实证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剖析其文本特征、叙事逻辑、理论话语,总结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跨文化传播的特征、趋势与价值。以文化维度理论为参照,解析中国当代建筑跨文化传播历史脉络中包含的媒体立场与文化维度,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为未来中国当代建筑的跨文化传播与互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建筑类型学和拓扑学为研究对象,重新解读类型的概念和演变,并依次结合拓扑学的性质和变换理论,阐述类型学和拓扑学内两组理论的异同,最后以当代建筑作品为例,具体阐明建筑类型与拓扑相结合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