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泰钢950四辊平整机液压APC及弯辊控制系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泰钢950四辊平整机液压APC及弯辊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式、控制原理、系统组成、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计江  胡洪  尤磊  刘云飞  赵晓辉  魏维刚 《轧钢》2018,35(1):49-5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为国内某钢厂自主研制开发出国内首套高品质超薄镀锡原板平整及二次冷轧机组。介绍了该机组的设备组成及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机组功能实现等,并着重介绍了自主开发的高效上卷穿带系统、单(双)机架干(湿)平整工艺模型、高精度薄带板厚控制技术、板形综合调控技术、表面缺陷预报与质量控制技术、小张力高精度稳定控制技术和快速换辊技术等。机组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可靠,可高效生产出厚度精度高、板形和表面质量优良的超薄镀锡原板,可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平整机带钢延伸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延伸率的测量、计算及控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铜带轧机大多采用的板式过滤机过滤精度低、易受污物堵塞等缺陷及传统的液压正负弯辊液压控制系统中正负弯辊切换时有时间差和过渡死区的问题,本文采用反冲洗滤系统,过滤流量大,过滤精度可以达到0.5~5um,过滤后固体渣含量≤10mg/L;采用的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通过电气操作杆实现弯辊力的快速、连续调节,消除了正负弯辊切换的时间差和过渡死区,且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提高了带材的表面质量,带材板形良好。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CPC系统在铜带轧机上的应用,针对带卷在粗轧开卷机上某一位置停留一定时间后,两侧液压缸有自动向外运动的现象,为防止带卷从开卷机上脱落,通过检测分析提出了将连通操作侧和传动侧的滑阀式电磁换向阀改为球座式电磁换向阀以消除泄露,解决了液压缸自动运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平整机带钢延伸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延伸率的测量、计算及控制。  相似文献   
7.
魏志毅  魏维刚  尤磊  宋春阳 《轧钢》2020,37(2):77-78
介绍了六辊冷轧机工作辊弯辊的工作原理,在正负弯辊切换过程中,弯辊缸蘑菇头与工作辊轴承座处于非接触状态,蘑菇头需要走一段空行程才能与工作辊轴承座接触上,在此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处于失控状态,不能实现正弯与负弯的平滑过渡,导致此过程中带材的板形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为此,在原系统及结构的基础上,在镶块上增加了2个辅助弯辊油缸,在正负弯切换过程中,油缸蘑菇头始终与轴承座接触,其作用力作用在轴承座上,故弯辊力可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使正弯、负弯切换过程中带材的板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应用户轧制薄带的需求,对现有950mm HC轧机进行改造。本着充分利旧的原则,在计算和论证并的基础上确立整体改造方案,进而对镶块、辊系、主传动和轨道等进行了详细改造。改造后实现了一轧程生产厚度为0.15~0.25 mm的冷硬产品,并将厚度波动控制在±10μm以内。投产以来该机组运行状况良好,用户正在研讨对车间另一台950 mm轧机进行类似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为上海钢铁研究所设计成套的Φ125/Φ450×420mm高精度四辊液压轧机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装机水平和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该轧机于2003年7月在上海通过验收,机组在总体水平、产品精度、成品率等方面均达到同类轧机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为上海钢铁研究所设计成套的Ф125/Ф450×420mm高精度四辊液压轧机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装机水平和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该轧机于2003年7月在上海通过验收,机组在总体水平、产品精度、成品率等方面均达到同类轧机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