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基锦纶PA56是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聚酰胺纤维。文中对比测试了活性染料对PA56和PA6的染色K/S值,研究了元明粉用量、Na2CO3浓度、染色温度等工艺参数对PA56染色K/S值的影响,测定了提升力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活性染料对PA56的染色K/S值明显高于PA6;染色的优化工艺为:元明粉30 g/L、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5 min;固色的优化工艺为:Na2CO34~6 g/L、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45 min;活性染料对PA56具有较好的提升力,染料用量达到5%时,对PA56的耐皂洗色牢度仍可达4~5级。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产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现状与应用情况,介绍了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指标,通过对国内产品进行实际分析,提出国产支架控制器、各种传感器和电磁先导阀等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设计水平,同时对我国未来电液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针对目前冷铣刨机功率控制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应用模型参考单神经元功率自适应控制算法对冷铣刨机进行控制,构建了冷铣刨机模型参考单神经元功率自适应控制的控制结构,对该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了其稳定性,并将该算法应用于铣刨机,在铣刨深度为8 cm的工况下进行了作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未使用功率控制时,机器的作业速度主要依靠机器自身进行调节,发动机出现了过载,机器平均作业速度为8.419 m/min;在使用控制器后,发动机基本工作在额定工况下,机器的栽荷发生变化时,控制器能对机器的作业速度及时做出调整,机器的平均作业速度为9.538 m/min,比未使用功率控制提高了13.3%.  相似文献   
5.
在开关磁阻电机(SRM)调速系统中,转速闭环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转速控制采用PID调节器,但是可靠性不高、参数整定不良、性能欠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单神经元与PID相结合代替传统的PID调节器,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结构简单,而且稳定性好,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总线形式的通信网络应用于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时的缺陷,提出一种点对点的通信网络,并针对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特点,详细介绍这一通信网络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拼焊板构件因容易实现轻量化、低成本、短周期成形制造而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工业中,但在这类构件的塑性成形中,焊缝引入的材料、几何、边界条件非线性显著增加了成形复杂性,导致成形质量及成形极限下降,尤其是在具有强烈不均匀变形特征的弯曲、旋压等局部加载塑性成形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极大制约了轻量化拼焊板构件的精确塑性成形。为此,国内外学者在拼焊板构件弯曲及旋压变形机理与成形规律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从焊接材料不均匀力学行为表征、拼焊板构件弯曲及旋压成形有限元建模、焊缝特征对变形行为影响及工艺设计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拼焊板构件塑性成形仍面临的关键难题与挑战,对认识和发展轻量化拼焊板构件塑性成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指令整形各整形方法脉冲序列的局限性及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统指令整形技术上的改进扩展控制方法,采用指令整形的扩展法对柔性臂的残余振动进行抑制,并对两种整形器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以镀锌薄钢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残余振动平均达97.97%以上,而且系统运动超调平均降低达46.81%以上;改进后的ZVD整形器灵敏度是同脉冲ZV整形器的近3倍,且系统稳定时间增加了8.4%,鲁棒性较好,并得出在5%残余振动下其能够抑制系统振动模态的频率比。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一的外负荷特性曲线难以保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的高效利用问题,对平地机动力源和整机节能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的设计方法和依据,设计了3条外负荷特性曲线,并对该曲线的形状进行了优化.结合所设计的3条外负荷特性曲线,采用AMESim建立了平地机系统模型,对其作业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和验证.结果 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PI控制器组成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在低速时动态性能差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的三相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并与传统PI控制器、模糊PI控制器实现的调速系统进行了比较。通过这3个系统的实用性、简易程度和可控性,以及突然改变电机转速和转矩,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这几个方面得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糊 PI 控制器调速性能更优,并通过 Matlab/Simulink 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糊PI控制器性能明显优于传统PI控制器和模糊PI控制器,实现的三相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