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
为避免传统的确定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以下简称CST)最优结构参数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CST显式优化设计模型予以改进.该模型基于响应面法的基本思想,利用UG、VPG和LS-DYNA软件,针对60 mm CST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仿真实验分析,通过MATLAB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单因素和对应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一般汽车实际碰撞的不稳健现象,通过建立稳健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汽车碰撞吸能装置(CST)螺旋传动问题进行稳健优化设计求解,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程序,避免了常规求解过程中繁杂的工程算法语言编程.研究表明,该稳健优化设计方法省时高效、方便可行,结果稳健可靠,产品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汽车/护栏碰撞试验室的牵引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力牵引动力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18 t的碰撞车辆在80 km/h的速度为前提条件,建立了碰撞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和电动机的牵引模型,并基于牵引系统的结构和模型对牵引系统的各参数进行了可行性优化设计。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和汽车/护栏碰撞试验室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牵引动力系统设计合理,说明了这种设计方法在设计碰撞牵引动力系统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前部纵向冲击力学特性加权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以汽车行驶速度分布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在充分考虑汽车碰撞初速度对冲击危险程度的影响的前提下,构造了加权函数,采用幂级数与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建立了满足定性分析要求的数学模型,利用外点罚函数方法,实现了汽车前部纵向冲击力学特性的加权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6.
汽车起重机副臂起重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副臂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制约副臂起重特性的约束条件,把副臂起重特性的计算成功地转化为一个一元超越方程的求解问题,使计算简明、直观、快捷,且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使副臂设计计算的标准化、规范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8.
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道路抗撞结构(即护栏)立柱动态冲击试验的新型台车,文中以《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Report 350》和《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为新型台车设计参考依据,并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私人订制设计理念融入新型台车设计,即参考汽车理论和汽车设计,在新型台车质心前后对称地设计配重盒并通过添加配重块的方式实现了台车的私人订制,使其质量可在1.1~1.8 t范围内变化。分别建立了新型台车-立柱和传统台车-立柱有限元动态冲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及新型台车极限工况分析,得出:传统台车质量固定,不能很好地完成抗撞结构不同立柱的动态冲击试验,试验时加速度较大,且试验局限性较大;新型台车在试验时具有加速度小、使用灵活方便、节约成本等优点。此外,新型台车可实现对法规中所有立柱动态冲击试验的全覆盖,还能用于防撞垫、护栏端头等抗撞结构的100 km/h正面碰撞试验,具有良好的耐撞性和适用性,适合在抗撞结构立柱动态冲击试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雷正保 《工程机械》1993,24(2):19-21
在分析活动支腿刚度对汽车起重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活动支腿许用刚度方法,并结合已有资料,推荐了活动支腿许用刚度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汽车起重机起重特性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正保 《建筑机械》1990,(12):11-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精确计算汽车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起重特性(包括起重量表与起重特性曲线)的方法。在计算起重特性时不仅考虑了起重机伸缩吊臂强度、局部屈曲稳定性与整机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而且精确考虑了伸缩吊臂变形及由此引起的主臂工作幅度与仰角的变化对起重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