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伴着时代的更迭,城市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个时期,城市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样。在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情感、精神、文化、历史等这些要素都越来越成为城市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历史建筑是城市中历史文化价值的最直接体现之一。它们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历程,记载了特定阶段的时代背景、故事人物,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然而,在现代这些历史建筑的命运又不尽相同,有的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有的虽然存在但破败不堪;也有的早已消失毁灭。本文正是去探讨如何有效的保护、改善并利用那些仅存的历史建筑以及其周边区域,从而为城市提升历史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但城市既有社区内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的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水平亟待提升。近年来生活圈理论的提出为社区服务设施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步行可达性作为生活圈理论的关键要素,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针对严寒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优化的需求,选择典型城市哈尔滨的中心城区道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中的OD成本矩阵模型,分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问题,并在可达性优化目标下对严寒地区生活圈重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严寒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为严寒地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石墨尾矿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纤维后,研究其导电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自然养护下,通过测得的不同龄期混凝土的电阻率、回弹值以及抗压强度并进行分析,最终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抗压强度-回弹值和抗压强度-电阻率两种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4.
李大为  陈子光 《工业建筑》2006,36(Z1):17-20
近年来,老工业社区的振兴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话题,老工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单纯是产业兴衰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里,我们从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老工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社区有着他自身的特征,即以其产业为支撑,以产业决定工业社区。但同时,工业社区的发展更取决于人力资源,特别是年龄在20-40岁,有着较强创业性的青壮年。所以,对于老工业社区的振兴,保持社区合理的年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采用工业级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和先进的自组网通讯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布点、运行稳定、数据精准、能耗低、耐腐蚀性强的优势。同时,利用GrainDB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存储管理,能够将异常区域的纵向和横向精确到1 m3范围内,进而提高检测精度和减少保管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超高层建筑是当今建筑的一个主要类型,也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难点。在先锋派设计风格引领当前建筑设计潮流的今天,如何在多因素影响下进行建筑创作,做到体量与空间、场地与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和交融共生,回归建筑设计的本质,是文中所提倡的。以通过对具体项目创作构思的总结,探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理想模型得出大跨建筑的结构形态与社会心理有着深层关系的,结构形态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而社会心理的需求层次作为建筑语言深层结构的一支与结构形态呈现的是一种同构转换的关系。随着社会心理需求层次的上升,大跨建筑结构形态呈现的是一种轻型化、艺构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陈子光  张宇 《建筑节能》2016,(6):125-128
在严酷的气候背景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东北寒地城市具有大量既有住宅亟待改造,全面的改造不仅仅是建筑节能性能的提高,也包含居住模式变化对建筑空间环境产生的改造要求。近年来,我国应对老龄化趋势在人口政策方面做出了大幅度调整,通过解析东北寒地城市既有住宅的本质特征及适老化需求特点,分析其改造关键问题,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指引,发掘"代际互助模式"在该地区住宅改造中应用的可行性,建构基于此模式的东北寒地城市既有住宅改造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气动载荷环境,对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的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带安装翻边和壳壁开口的圆柱壳机匣件开展了常温、200℃和260℃高温气动载荷下的仿真分析和承载性能试验。仿真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机匣件的高应力水平发生在安装翻边和开口处。试验利用所设计的专用试验装置与机匣试验件合围成一套能够解耦内压和轴力的被试腔体结构,通过对被试腔体施加高温气体压力和机械静载联合模拟热气流载荷,相比传统的冲压胶囊加压方式,可以对机匣的翻边和开口处进行充分热压考核。常温、200℃和260℃承载试验后对机匣开口进行了无损检测,得到开口处的分层损伤区域随着载荷增大朝着正方和正圆的趋势扩大,260℃破坏试验得到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机匣件的失效模式与传统金属机匣的筒体破裂不同,失效方式为安装翻边断裂。研究表明,RTM工艺TG800碳纤维/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在200℃以内具备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安装翻边为复合材料机匣件在航空发动机热气流载荷下的薄弱区域,应作为机匣件减重设计的重要优化部位。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国处在城市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在东北地区,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引发社会、环境、能源等变革,可持续的城市再生理念成为城市的更新的新支点。本文立足于东北寒地城市,结合地域发展特色背景,解析城市更新内在动因,从历史城区共生改造、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改造以及特色城区的生态发展三种再生形式提出更新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研究该地区城市及建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