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这是一款单电源2×2W单片数字功放电路。电路中采用的数字功放IC芯片是TPA2000D2。TPA2000D2是美国TEXAS仪器公司推出的一片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用电池供电的小型设备用的D类功放IC芯片。面积才8mm×6mm,24脚扁平封装。5V单电源供电,R_L=3Ω时,每路输出2W(THD≤0.4%),共有两路,可供立体声双声道输出。为了提高低电压时的开关输出功率,电路采用BTL接法。与其类似的还有TPA2000D1单声道2W数字功放。 图1是TPA2000D2内部结构框图,模拟信号先经一组增益调整电路改变幅度后,进入触发器,由脉冲波形和三角波对  相似文献   
2.
金士元 《电子世界》2001,(10):11-12
<正> 家庭影院包括画面和声场二个部分。画面部分可由正面投影、背投和直视式普通电视机来实现。如果说真要在家庭中建一个“影院”,那就应该采用正面的大投影屏幕。这样画面宽大,视觉冲击力强。但从实用观点来看,现在所谓的家庭影院无非是看看影碟或电影录像,画面信号源都是视频信号,受现行制式限制,再大的画面也不会有电影那样的感觉。 画面设备用什么、用多大,主要视房间的大小而定。现行的625行电视制式是按正常人视觉分辨能力,在四倍画面高度的距离上,看不出扫描线条确定的。画面水平方向的清晰度也是按这一要求设计。所以,如果你的房间布局只允许你的眼睛离  相似文献   
3.
<正> 2001年4月22~25日在美国召开的光媒体国际会议“ODS2001”上,全球重量级光碟开发厂商们再次研讨了各自有关新一代DVD的开发现状。内容涉及碟片结构、薄形覆盖层、记录重放技术和主控方式等方面。1999年7月由激光和电光协会(IEEE/LEOS)、美国光学学会(OSA)、光学工程国际协会(SPIE)和日本应用物理学会(JSAP)共同发起了一个光存储器国际讨论会/光数据存储会议“ISOM/ODS 1999”,第一次公开了400nm青紫激光为旗帜的第二代DVD的概念和开发情况,当时各厂家的技术比较分散。而这次各公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人们就期待着新格式的音频SACD登场了.至今各大音响公司推出的第一款SACD也已过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5.
2000年6月15日数字影院系统DTS(R)正式宣布推出了一种DTS-ESTM分离式6.1声道格式.以该格式编码的声轨可以百分之百地下兼容现行的5.1声道DTS解码器,包括环绕声EXTM和DTS--ES矩阵解码器.  相似文献   
6.
7.
说到家庭影院的组成,大多数文章都是介绍自己各种设备的选取和搭接,可我想说的却不同。因为我玩家庭影院的兴趣所在可能与众不同,主要想了解各种格式声场的差异。而声场本身档次的高下则在其次,因为真正开到合格音量来看影碟的机会并不多。  相似文献   
8.
<正> 现今市场上的音响器材多得不可胜数,价格差距之远也令人瞠目结舌。如何选购、搭配?以笔者愚见,似以先配置一套国产音响为宜。这套音响,价格在三千元以内,只要选材合理,搭配得当,放出的音质已胜过七八千元的进口组合音响。它的基本配置是:音源选用ONE BCD-797三光束激光唱机(700元),扩音机选用REMER A—9360带卡拉OK合并式功率放大器(800元),放声系统选用惠威S8″和C1″二分频书架式封闭音箱(1200元)。 威马REMER A—9360功放是国内合并式晶体管功放中价格偏中上的一种,性能较出色,主要指标如下:额定输出功率(RMS)2×150W(8Ω),总谐波失真<0.008%,频率响应  相似文献   
9.
当DVD-Video走红以后,DVD-Audio就紧紧跟进.引入多声道音乐看来是件很容易的事,AC-3和DTS已都是5.1个声道的,放入音乐信号一切OK.  相似文献   
10.
马兰士SA-12 S1正式名称为多声道SACD播放机,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音频视频播放机。可以播放的碟片种类有:①SACD单层、双层,立体声、多声道;②音频CD、CD-R、CD-RW,且可以播放低反射率的CD-R;③DVD-Video/VideoCD,并具有Hi-End DvD播放机的质量,能够播放DVD/VCD的PCM48/96kHz格式,但不对应DVD-Audio的192k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