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微污染水处理中混合液特性对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各工艺条件下的膜污染状况和混合液特性变化对膜阻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PAC和原水可生化性较好时都利于减缓膜污染。它们分别通过增加膜表面泥饼层的孔隙率和增大混合液的粗径分布来提高混合液可过滤性,使沉积层阻力Rc分别降至原MBR工艺的51.4%和33.3%。试验证实与原MBR工艺相比,投加PAC和采用可生化性较好的原水后,单位膜面积处理单位体积湖水时膜比通量的下降率分别由4.64%m^-1下降至1.85%m^-2和14.31%m^-1。  相似文献   
2.
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淋滤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化稳定法是目前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场地的常用方法之一。经过处理后的污染土,不仅在强度上有所提高,而且重金属污染离子亦能被有效固化稳定下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固化污染土的工程性质变化方面,而对固化土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滤出特性研究较少。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以经水泥固化后的铅和锌污染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固化污染土中重金属离子的淋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后,随着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重金属的滤出率显著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在污染物掺量较低时,水泥对Pb2+的固化效果好于对Zn2+的固化效果;随着污染物掺量的增加,滤出液中Pb2+浓度的增幅要大于Zn2+浓度增幅。在污染物掺量较高时,水泥对Zn2+的固化效果好于对Pb2+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MBR、MCR处理微污染水的膜污染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膜污染是影响膜反应器稳定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膜混凝反应器(MCR)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的运行状况,并对膜比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发现MBR的膜污染情况比MCR的严重。MCR和MBR的膜组件经物理、化学清洗后膜比通量分别恢复至新膜比通量的99.7%和76.9%,物理清洗对此的贡献较大。经分析发现,MCR中无机污染占优势,主要污染元素是Fe;MBR中微生物和有机物是膜污染的主要组成,而无机污染物则主要是铁盐和磷酸盐。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我国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历程,综合评述了人的行为研究中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如基础资料研究和模型研究,总结了主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模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指出了现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今后的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工作,建议加强对行为特征基础数据资料的搜集;在疏散模型的理论研究方面,注重个体特性和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员集群流动规律;尽量采取多种研究手段进行结合研究、比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微污染地表水处理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爱玲  陈永玲  顾平 《化工学报》2006,57(1):136-139
引言 地表水作为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其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给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带来巨大挑战.将膜生物反应器(MBR)应用于微污染水处理,进行饮用水制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项新技术[1].向MBR内投加粉末活性炭(PAC)所形成的MBR-PAC组合工艺集物理吸附、生物净化和膜分离于一体,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目前,将MBR作为微污染水处理主体工艺的研究并不多见.香港大学的李晓岩等[2]研究证实MBR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效果良好.清华大学的莫罹等[3]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但均限于小试试验,并且对相应的膜污染问题关注不多.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国内外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相关标准和实际工程应用现状,从分析细水雾灭火机理入手,探讨了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替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可行性,同时比较了开式细水雾灭火系统和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明确现阶段我国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应以开式系统为主,闭式系统应主要用于对水量、水渍损失等要求较高或对占地、安装空间有限制的场所,并以控制火灾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某喷漆厂房调漆间为例,对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介绍易燃液体挥发后的混合气体体积比和爆炸下限、爆炸压力峰值的计算方法,并重点对倾倒油漆和调漆搅拌过程中释放出的可燃蒸气浓度进行了试验测定,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某喷漆厂房调漆间为例,针对其现有的防爆安全措施,采用理论计算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从措施的有效性和系统可靠性两个方面论证措施的可行性。计算得出甲苯、二甲苯混合蒸气的爆炸下限为1.10%,以混合气体体积分数是否低于0.275%作为通风系统有效性的判定标准。调漆间现有全室通风条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的降低。重点局部排风口的设置强化了全室通风的有效性。设置CO2自动灭火系统并与感温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浓度探测相联动是一种有效的防止爆炸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甲类易燃液体库为例,探讨易燃液体泄漏的典型事故场景及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采用多能法定量评估最坏事故场景对人员和建构筑物的伤害和破坏范围,分析事故通风换气对可燃气云爆炸浓度范围的影响作用,并提出防火防爆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确保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一套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控制的最多喷头数量。研究建议,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一个分区控制阀控制的喷头数宜为100只,每根配水干管(竖管)所保护的总面积不宜超过5000m2(或500只喷头),一套泵组的保护范围不宜大于10000m2或保护喷头数量不超过1000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