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焦化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经过筛选选取活性白土作为焦化处理催化剂,分别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氮气吹扫量、加热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个影响因素对液相油品收率的影响顺序为:氮气吹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热速率;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氮气吹扫量>加热速率。较为理想的反应参数:反应温度490℃;反应时间60min;氮气吹扫量90mL.min-1;加热速率4℃.min-1。在此反应条件下,含油污泥液相油品收率>80%,反应转化率>99.9%,经焦化处理后的废渣含油率<3‰,达到农用污泥排放标准,实现了达标排放和回收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朝成  吴光锐 《化工进展》2019,38(4):1775-178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较高、孔径尺寸可调、结构可设计和可以功能化的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MOFs的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近年来MOFs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MOFs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领域的研究情况;介绍了MOFs及其特性;说明了MOFs复合材料的负载方式;总结了MOFs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同时,阐述了MOFs复合材料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MOFs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向是合成形貌多样、结晶性能好的新型高稳定性材料以及开发新的MOFs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将酞菁钴负载到分子筛上以氙灯为光源降解甲基橙溶液。对负载型酞菁钴催化剂进行FT-IR、XRD、SEM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催化剂负载效果良好,且分子筛结构未发生改变。以甲基橙溶液为模拟处理对象,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光照、酞菁钴负载、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充足时,在光照条件下、0.04g负载型酞菁钴催化剂处理200mL的0.05g/L甲基橙溶液能够有很好的处理效果,2h降解率能够达到98.3%,且重复利用4次后降解率仍能达到90%。  相似文献   
4.
以硅溶胶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采用水热合成法直接合成杂原子Cu-ZSM-5催化剂,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一系列催化剂,并用模拟烟气考察直接催化分解NO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硅铝物质的量的比为50,Cu的负载量为6%,晶化温度为165℃,晶化时间为24 h时,合成的催化剂效果最好,温度过低或晶化时间过短则不能合成分子筛,温度过高或晶化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杂晶,影响催化效果;同时发现,当采用Na OH作为碱源时,效果优于其他强碱或弱碱,硫酸作为酸源时,效果优于其他强酸和中强酸。XRD的表征结果表明,高结晶度、无杂晶、适当存在晶型缺陷的Cu-ZSM-5沸石分子筛最有利于提高催化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5.
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6株对二苯并噻吩具有降解能力的中度嗜盐菌,其中SL-4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在底物浓度为50 mg·L-1、培养基盐度为5%条件下对二苯并噻吩的降解率达到37.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底物初始浓度、pH值、温度、氮磷比对SL-4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氮磷比是影响SL-4菌株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H值和温度;SL-4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5、温度25℃、氮磷比6∶1.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在常温下处理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炭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炭基催化剂中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超级活性炭的特性及国内外应用现状,从工艺技术、成本、环保等几方面总结了此类常温脱硫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并对炭基脱硫催化剂未来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操作条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石油、石化行业节水减污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腐蚀和结垢则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本文在动态模拟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考察了流速、温度等因素对腐蚀和结垢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不锈钢试管,流速的变化只对点蚀速度有影响。其中,在1.0m/s时点蚀最厉害,在0.5m/s时点蚀最弱。流速的变化对试管腐蚀影响较小,只有个别时间存在腐蚀情况。对于不锈钢试管,温度的变化只对点蚀速度有影响,30℃对点蚀速度的影响最大,在20℃时点蚀最弱。温度的变化对试管腐蚀影响较小,只有个别时间存在腐蚀情况,随温度的增加冷却系统管壁结垢现象逐渐明显。无论从抑制系统结垢还是避免阻垢剂失效的角度来看,系统的温度应控制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8.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6-1与高效石油降解菌SJ-1进行融合,从所得的67株融合菌株中筛选出菌株FB-1。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4 h、接种量1.5%(体积分数)、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基装液量30 mL/25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30℃。遗传稳定性实验表明,菌株FB-1遗传稳定,其石油类与COD去除率明显高于原始菌株B-6-1。  相似文献   
9.
MIL-101是一种典型的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丰富等物化特性,在气体吸附分离、催化、气体储存及药物运输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MIL-101也存在纯化过程复杂、化学活性中心单一、Lewis酸性较弱等缺点,极大地阻碍了其批量生产与实际应用,因此高效制备MIL-101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MIL-101的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综述了纯化方式、矿化剂、反应物配比及晶化条件等因素对水热法制备MIL-101的影响.并从负载活性组分、原位合成和掺杂等方面,对其改性修饰的方法进行总结,表明可根据原料分子及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设计调控,以实现特定结构及功能.针对目前MIL-101材料在制备合成方面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循环利用率低等不足的现状,提出引入活性基团制备功能型复合材料等建议,以期望研究出高效的制备方法与普适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0.
循环水系统黏泥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炼油厂循环冷却水作为接种水,考察了水质条件对生物黏泥中活细菌数量的影响,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不同黏泥中的优势菌种组成、多样性及相似性。结果表明,在中营养水平下(COD=50 mg/L)形成的黏泥中含菌量最多,贫营养下的(COD=25 mg/L)最少,但是贫营养下的黏泥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3组样品之间,富营养(COD=100 mg/L)与另外2种营养下黏泥中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差别较大。所选19个主要条带与其对应的 GenBank 中最相近的菌种 DNA 序列相似度均在97%以上,反映出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16S rDNA 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有多组菌种在系统发育上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但其在不同黏泥中的优势地位由于受到营养水平和生物黏泥空间结构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