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制备了一种慢反应型PUA手涂聚脲材料,研究了MDI预聚体中—NCO含量、不同种类扩链剂和催化剂用量对慢固化PUA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CO含量为11%~12%时,PUA弹性体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从施工角度考虑,选用MOCA作为扩链剂,能延缓凝胶时间;催化剂用量应小于0.1%。  相似文献   
2.
通过合成疏水硅溶胶,并复合水性纯丙乳液、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采用分别加料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装配式外墙板用疏水光催化饰面涂料。实验表明,当纯丙乳液与疏水硅溶胶的质量比为1∶5时,涂层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都较好。涂层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最大可达到42.5%,同时其疏水接触角可以达到127.5°,吸水率不超过1.0%,远低于传统外墙板,满足装配式外墙板饰面材料的使用条件。可以延长外墙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增强耐候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理配方设计,以NCO含量为8%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半预聚物为A组分,聚醚EP-330N、羟基硅油、MOCA、有机铋催化剂、Al_2O_3填料等为B组分,常温固化方式制备了不同硬度(32~61邵A)、力学性能优异的聚氨酿模衬材料。通过TG/TGA研究了模衬材料的热性能,在254.14℃开始分解,最大分解速率在402.14℃。进一步研究了模衬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耐高温性和吸水性能。测试表明,模衬材料在压缩其厚度的30%,70℃保持24 h的条件下,压缩永久变形均小于3.5%;经过120℃,96 h的高温处理后其拉伸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在23℃、水中浸泡10d后模衬材料吸水率小于1%。  相似文献   
4.
采用松香与甘油合成松香甘油酯,并与聚氨酯预聚物、环氧树脂及溶剂、固化剂和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双组份混凝土基层封闭底涂。讨论了松香甘油酯转化率、固含量、PU/EP含量、NCO指数、填料含量对于其粘结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合理的分子结构设计,在喷涂聚脲体系中引入羟氨基聚醚D-2800,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由于D-2800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通过调整其用量,能够调节凝胶时间,提高聚脲反应初期强度,有效解决针眼问题.通过调节D-2800和硬段的含量可制备出力学强度优良、硬度高、富有弹性的聚脲弹性体,同时与混凝土基材有良好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6.
将聚醚三元醇MN-500、EP-330N、MOCA、水发泡剂、匀泡剂、开孔剂、氧化铝耐磨填料、复合催化剂按比例搅拌均匀后,再与异氰酸酯预聚物混合反应制备了不同硬度和密度的微孔聚氨酯材料。分别研究了硬段含量、水发泡剂对聚氨酯材料密度、硬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硬度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断裂伸长率则是逐渐下降。随着水发泡剂用量的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从4.1 MPa降至1.7 MPa,断裂伸长率从425%降至326%。发泡剂用量为0.10%时,其内部孔径为0.2~0.5 mm。表层经过激光微孔化处理后得到三维微孔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汽性,以此作为模板衬模浇筑出来的混凝土表面致密、光洁平整、均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蜂窝麻面、砂线和裂纹。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喷涂聚脲层间粘结用的双组分聚氨酯搭接剂。讨论了异氰酸酯含量、固含量和催化剂用量对于聚脲层间剥离强度、表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异氰酸酯含量为15%、固含量为10%~15%、催化剂用量为0.4%~1.0%时,聚脲层间的剥离强度可以达到10.5 N/mm。  相似文献   
8.
TK屋面防水保温体系是一种集防水、保温及找坡等功能于一体的屋面体系。在某中学食堂改扩建工程中,通过基层清理、细部节点防水处理、防水找平层施工、保温找坡层施工、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养护及验收等工序,较好完成了施工,从施工到验收仅18d。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应用于装配式外墙板拼接缝的不同类型密封材料的性能优缺点,通过对装配式外墙板拼接缝防水失效原因以及材料受力破坏进行分析,指出了优化接缝设计、优化密封材料、严格施工工艺操作等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板构件接缝密封防水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絮凝剂为机制砂生产中循环水澄清添加剂,其过多残留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磺化剂对β-环糊精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在混凝土中用作阻抗絮凝剂的功能添加剂(磺化β-CD)。研究结果表明,磺化β-CD和PCE匹配性良好,以磺化β-CD部分取代或者外掺PCE的5%、10%,对提高水泥初始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有显著作用,并且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粘聚性,不影响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通过电导率测试分析其作用机理:磺化β-CD优先于PCE与PAM分子链建立某种“锚固”吸附作用,使得PAM与PAM、PAM与PCE的分子间距变大,从而降低了PCE分子被PAM吸附、包埋束缚的概率,表现出溶液电导率显著增大,混凝土减水和保坍性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