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沉管混凝土容重决定管段质量的大小,为保证管段浮运的稳定性,必须对混凝土容重进行控制.结合舟山沈家门港海底隧道工程实际情况,为满足预制沉管混凝土的抗裂、抗渗及容重要求,使用引气剂调整含气量以控制混凝土容重,并详细介绍隧道沉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工程实践表明,掺引气剂的C50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良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70℃、3.5%(质量分数)的海盐溶液对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及环氧乙烯基酯玻璃钢进行加速老化实验,研究了玻璃钢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并对2 mm厚的玻璃钢防护层的抗Cl~-渗透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在海水中容易发生水解腐蚀,其抗Cl~-渗透寿命约为30 a;而环氧乙烯基酯玻璃钢的抗Cl~-渗透寿命约为70 a,具有更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单掺粉煤灰、矿渣分别为20%、40%、60%及硅粉掺量分别为5%、10%、15%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以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改善效果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改善能力为硅灰>矿渣>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矿物掺合料的火山灰效应、填充效应和对氯离子的初始固化能力是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3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不同掺量下单掺粉煤灰、矿渣或硅粉)、环氧树脂表面涂层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和环氧树脂表面涂层均可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矿物掺合料的改善效果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改善能力为硅灰>矿渣>粉煤灰;环氧树脂表面涂层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电通量,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矿物掺合料与环氧树脂表面涂层结合使用效果更优.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机理分析表明:矿物掺合料的火山灰效应、填充效应和对氯离子的初始固化能力是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后张预应力高性能灌浆料体积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坤鹏  李漠 《混凝土》2007,(10):30-33,41
在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运用先进的外加剂技术的基础上,配制出高性能灌浆料;重点研究了外加剂对灌浆料体积稳定性能的改善作用机理、水灰比的变化对灌浆料早期和中后期的体积变化率的影响、灌浆料体积变化率随龄期的变化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从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形式及作用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和试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免蒸压PHC管桩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PHC管桩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简化生产工序,采用优选的混凝土配合比和蒸汽养护制度并充分利用环境温度对PHC管桩蒸养后所发挥的作用,开发出免蒸压PHC管桩工艺技术.所开发的免蒸压PHC管桩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耐久性和较低的脆性,其耐久性和抗脆性优于蒸压PHC管桩混凝土,且沉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着重研究了掺合料及钢纤维对蒸养RPC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20%的硅粉掺量较为合理,不仅能够提高RPC的强度还能提高RPC耐久性。在固定硅粉掺量15%的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对蒸养RPC强度和耐久性均有影响,5%~15%粉煤灰掺量相对合理;在早期,粉煤灰的掺入会降低RPC强度,但到中后期,RPC的强度会逐渐增长甚至超过未掺入粉煤灰RPC强度;同时粉煤灰的掺入可以进一步提高RPC的耐久性。在固定硅粉掺量15%的条件下,矿粉掺量对蒸养RPC强度和耐久性均有影响,并在20%左右对RPC强度以及耐久性影响最大,对RPC强度和耐久性增长最有利。钢纤维的掺入主要能对蒸养RPC强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对耐久性的影响有限,其中钢纤维掺入量与RPC抗折强度可能成线性关系;相同掺量的直线型钢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要好于曲线型。  相似文献   
9.
超长超宽湖底隧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受温度影响易开裂。为此,对混凝土拌制前、入模、浇筑等过程进行温控。研究表明采用冷水雾、片冰、遮阳、冷水冲淋、低温浇筑等方式,混凝土入模温度将低于28℃;在底板布设冷却水管,内表温差降低6℃,温度得以有效控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学的试验方法与先进的外加剂技术,分析了影响氯环境下后张预应力高性能灌浆料耐久性的泌水性能、早期膨胀率、中后期体积稳定性、总氯离子含量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几项重要性能;分析了外加剂改善各项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水灰比对早期膨胀率、中后期体积稳定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根据Nemst-Einstein方程,推出氯离子扩散系数与电通量呈正比关系,并结合寿命预测模型对灌浆料的耐久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