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式联肢墙中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筋的布置及其面积比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合装配式联肢墙和直接装配式联肢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联肢墙具有"自恢复"的性能,卸载后残余变形小,非线性变形集中于连接区域,震后易修复,与直接装配式联肢墙相比,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较高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墙破坏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墙有直接装配式和混合装配式两种,本文对两种装配式短肢墙的力学参数ζ和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结构易实现强肢弱梁的良好耗能机制,结构的弹性刚度仅与ζ和α有关.对两榀采用直接装配式和混合装配式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墙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观点,并得出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残余变形较小,变形集中于连接区域,易于修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角钢的受力性能对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角钢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共完成10组角钢的拟静力试验及2组角钢的单调加载试验。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耗能能力、残余变形等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试件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呈梭形;各试件的骨架曲线受角钢厚度t_a、角钢长度l_a和螺栓位置l_g等因素影响;试件的承载力随着t_a,l_a的变大以及l_g的减小而提高;角钢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试件的耗散能量大小随着t_a,l_a的变大以及l_g的减小而提高。对角钢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恢复功能结构的理念, 提出新型自复位预应力预制节点(PTED节点), 该节点通过预应力筋和高强摩擦螺栓将预制梁、柱和耗能角钢拼接在一起形成节点, 预应力筋、梁、柱和耗能角钢可看作节点的组件。为了研究节点组件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进行了系列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首先对PTED边节点进行试验, 研究PTED节点整体的抗震性能, 然后用新角钢更换受损的角钢, 重新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 探讨更换受损角钢后节点的抗震能力, 然后分别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筋和角钢对节点的受力性能的贡献。试验结果表明PTED节点是PT节点与ED节点的组合, 节点在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的同时, 还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节点层间位移角加载到4%时, 梁、柱及预应力筋基本保持弹性, 可重复使用;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角钢上, 更换受损角钢后, 节点的抗震能力基本等同于未受损的节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风矿区171号脉金矿浅部矿床成矿条件、矿脉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等的分析研究,探讨和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并结合矿田及国内、外类似矿床的成矿预测资料与现行勘查成果,预测了深部矿体资源。通过实际勘查发现了一大型金矿床,对我国深部盲矿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SAP2000软件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各国学者、专家的青睐。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多视图环境,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愈来愈多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文章选取SAP2000软件,对5层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并应用该软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能量概念的简化公式确定自复位预应力预制框架(PTED)结构的目标位移。建立PTED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PTED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大震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梁、柱连接处及柱底转动能力能否满足规范要求。探讨PTED结构中梁的伸长效应及底层柱纵筋取值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梁、柱连接处的转角及柱底塑性铰满足大震下的变形要求,结构为梁铰耗能机制、抗震性能良好。梁伸长对梁、柱的局部受力性能影响较大,但对框架结构整体性能影响不大。在结构设计中应合理估计底层柱纵筋面积,以期得到较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4根铝粉加气自应力钢管混凝土短柱和2根普通钢管混凝土短柱,并进行了轴心受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预应力损失小的优点。在轴压试验受力初期的弹性阶段,其最大轴力提高至极限承载力的87%以上,极限承载力可提升15%左右,且预应力水平越高,提升越明显。预应力施加方法可大幅延长钢管混凝土柱的弹性阶段,改善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螺栓顶-底角钢节点是一种有效的半刚性节点形式,为了研究其抗震性能,提出螺栓角钢的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进行数值分析。有限元分析以2个既有试验为模型,采用基于纤维模型的非线性梁柱单元模拟钢梁与钢柱,在梁柱结合部位采用零长度连接单元模拟连接角钢的作用,采用自适应非线性求解法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分析较好地模拟了节点的弹塑性性能,基于OpenSees的分析模型适用于该节点的非线性分析;推导出的螺栓角钢双线性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节点的作用,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蔡小宁  孟少平  孙巍巍  吴京 《工程力学》2012,29(7):124-129,146
为了研究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介绍相关文献中角钢的屈服荷载及初始刚度的计算,基于角钢的拉压试验结果,验证角钢的屈服荷载及初始刚度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对角钢的屈服荷载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进而提出角钢在反复拉压荷载下的恢复力模型;编制角钢连接单元,提出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的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的建模方法,对顶底角钢连接半刚性钢结构低周往复试验、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具有单元少、自由度少、建模方便、计算效率高、耗时少等优点,采用该文方法进行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精度能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