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桥梁裂缝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不符合“绿色建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文章对某特大简支梁桥桥墩开裂现象进行事故排查,为裂缝修复工作提供依据,以促进桥梁施工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考虑支座中未拆除的临时连接螺栓对墩、梁的约束作用,首先以Abaqus分析未拆除的临时连接螺栓对支座水平剪切变形的约束作用,然后以Midas计算了3种最不利工况下桥墩墩顶处的支座反力,最后以ANSYS分析3种最不利荷载组合时墩身应力。结果表明,即使按墩顶的4个纵向活动支座临时连接被同时破坏的最不利情况考虑,墩身在3种最不利工况下的最大主拉应力也仅为0.08 MPa,远未达到C30混凝土的拉应力容许值0.73 MPa。因此,架梁完成后未及时拆除支座临时连接的限位螺栓并不是导致该桥墩身开裂的主要原因,事故调查需从其他方面入手。但该疏忽会在桥墩中引起拉应力,应尽量避免,确保桥梁建造的各个环节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桥梁裂缝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不符合"绿色建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文章对某特大简支梁桥桥墩开裂现象进行事故排查,为裂缝修复工作提供依据,以促进桥梁施工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考虑支座中未拆除的临时连接螺栓对墩、梁的约束作用,首先以Abaqus分析未拆除的临时连接螺栓对支座水平剪切变形的约束作用,然后以Midas计算了3种最不利工况下桥墩墩顶处的支座反力,最后以ANSYS分析3种最不利荷载组合时墩身应力。结果表明,即使按墩顶的4个纵向活动支座临时连接被同时破坏的最不利情况考虑,墩身在3种最不利工况下的最大主拉应力也仅为0.08MPa,远未达到C30混凝土的拉应力容许值0.73MPa。因此,架梁完成后未及时拆除支座临时连接的限位螺栓并不是导致该桥墩身开裂的主要原因,事故调查需从其他方面入手。但该疏忽会在桥墩中引起拉应力,应尽量避免,确保桥梁建造的各个环节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新型余甘子酵素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余甘子鲜果为主要原料,研究了1种新型余甘子酵素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酚含量为考察指标,最终确定了新型余甘子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原料∶糖水(ω=40%)=1∶1,米根霉曲种添加量ω=0. 80%,黑曲霉曲种添加量ω=0. 85%,前发酵34 h,主发酵49 d。用此最佳工艺发酵得到的新型余甘子酵素产品的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为4. 36 mg/mL,总酚质量浓度为9. 52 mg/mL,与响应面优化前相比分别提高了0. 2 mg/mL和0. 25 mg/mL,综合评分为0. 97(满分为1),接近模型预测值。其他指标为还原糖质量浓度422. 79 mg/mL,蛋白质质量浓度26. 50 mg/mL,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8. 55%,pH2. 8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99. 23%,羟自由基清除能力66. 91%,感官得分82. 28分。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程机械企业越来越依赖ERP系统进行生产,企业对ERP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IT应用和基础架构的层面,重点阐述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ERP生产系统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以及实现方式,提出了工程机械企业建设ERP系统IT软硬件基础平台的一条思路.平台实施成功的结果表明,运用该思路建设的基础平台具有较高的运行性能,较适合中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生产业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韧性,通过掺杂不同弹性模量的纤维,制备了纤维增强混凝土。采用ASTMC1018韧性指数法,评价了增韧效果。结果表明:碳纤维能够在微观尺度上,减少混凝土中缺陷的数量,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增强、阻裂作用明显,基体强度较高。钢纤维在宏观尺度上,对于混凝土的阻裂作用明显,混凝土的延展性显著提高。混掺碳-钢纤维,虽然能提高基体的初裂强度,但是韧性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法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灰色关联法的基本理论与思想,通过量化分辨系数,使得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系数的求取更为合理与准确。以X 断块油藏为例,选取了5 个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动态参数作为评价指标,详细阐述了各参数权系数与自身评分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到剩余油分布的综合评分。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纳米纤维防水透湿膜及其制备工艺,比较了纳米纤维防水透湿膜与其他传统防水透湿膜/涂层在性能上的差异,介绍了纳米纤维防水透湿膜在面料领域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