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饱和土体柱形扩孔时大变形不排水统一解析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柱孔周围的土体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在弹性区中采用小变形理论,在塑性区中采用大变形理论和统一强度准则。根据应力平衡方程、应力和应变连续的边界条件,推导出考虑土体大变形和不排水时柱形扩孔问题的塑性区半径、极限扩孔压力和超孔隙水压力的理论解答。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计算分析还可知:扩孔压力随着参数b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而超孔隙水压力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随着施工过程结算的广泛推行,造价咨询企业迎来一次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从造价咨询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急需对多项目多周期内造价咨询企业人力资源的分配进行优化。通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专业造价员工作能力系数模型及创建的线性规划模型,解决造价咨询企业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人员分配问题,用实际算例证明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浸矿微生物研究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浸矿微生物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一含较深软弱下卧层复杂地基的工程实例,分析若干种地基处理措施,提出采用换土垫层与箱型基础协调工作的方案,确定了换填土的级配及施工要求,并介绍施工及质量检验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现行的招投标法中常用的评标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评标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EPC模式的特点,研究EPC项目招标的综合评标法,重新构建评标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技术对评标指标再赋权,最后结合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实际评标结果一致。该方法降低了投标报价比重,增加了质量技术管理方面的权重值,对引导投标单位以质量技术管理等为指导的良性竞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边坡稳定性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首先综合选择了7项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评价标准,运用博弈论优化模型,将由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的主客观权重相结合,避免了单一权重确定方法片面性的问题;然后利用集对分析理论,通过对样本特征进行同一性、差异性、对立性分析,计算得到了集对的同异反联系度;最后结合置信度准则(λ=0.6)判断出边坡的稳定等级。实例应用表明,评价结果与灰关联分析、可拓评价的结果比较一致,证明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PPP模式是一种合作模式,有多个项目参与方,因此各方风险的承担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先对阅读大量文献归类出成功的PPP项目常规的风险分担分配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改进的TOPSIS法对PPP模式的风险分担进行理论分析,在综合理论分析和之前经历的分配模式比较分析再进行合理的分担分配模式,总结出了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践经历之间的比较融合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聂春龙 《山西建筑》2010,36(15):99-100
研究了边坡工程风险决策的原理及步骤,在考虑其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边坡的危险性和易损性,对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从而降低不确定性,保证边坡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工程计价模式采用定额管理模式,与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清单模式有很大差别;入世以后,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会遇到挑战。本文试阐述了两种计价模式的差别,入世带来的冲击,改革我国现行计价模式的必要性,并简述了改革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差异性较大的训练样本往往会使评价结果不太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引入 C4.5决策树算法,采用多个土质边坡工程的实测数据,运用信息增益率进行分类属性的选择,并对建立好的树体结构进行剪枝操作,建立基于决策树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将该模型与 BP 神经网络和 LVQ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决策树模型分类正确率最高,达到90%,模型所用时间为2.24 s,表明把决策树用于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