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化剂C-1替代促进剂M用于胶鞋杜江,章红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七工厂,贵州龙里551204)促进剂M是胶鞋配方中广泛应用的促进剂,但其价格较高。我们使用广东省电白县东南胶化厂生产的活化剂C-1部分替代促进剂M后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2.
纤维石膏板应用于外墙的材料耐久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膏替代传统墙体材料,采用工厂预制成大型墙板的方式,在工业、民用建筑中用作各种承重及非承重外墙,是近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正在探索的课题.笔者着重介绍了以石膏为基材,加入玻璃纤维对石膏强度的影响,加入水泥和外加剂对改善石膏软化系数和抗冻性的影响.相关实验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石膏可以用做外墙材料。  相似文献   
3.
抗震试验方法的探讨一直是结构抗震研究的关键。混合试验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新兴的试验方法。相对其他抗震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混合试验综合两种方法的优势,目前已得到相当关注。本文总结归纳了当前混合抗震试验的研究应用现状,对混合试验原理、积分方式、保证精度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讨论。通过归纳整理,指出了混合试验的的特点和应用关键。  相似文献   
4.
杜江  章红梅 《中国橡胶》1996,(11):13-14
活化剂C-1在胶鞋配方中的应用3537厂杜江,章红梅促进剂M是胶鞋配方中应用十分普遍,又极为重要的促进剂品种,但其价格较贵,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早期硫化现象。我们使用广东省电白县东南胶化厂生产的活化剂C-1部分取代促进剂M后,促进剂M用量减少,胶料...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可靠性理论高速线材轧辊优化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线材轧辊工作时受交变应力作用,断裂问题时有发生。本文利用模糊可靠性理论,探讨在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组合时轧辊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通过实例设计和生产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优化效果,轧辊使用寿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速线材轧辊工作时受随机交变应力作用,断裂问题时有发生。本文利用模糊可靠性优化理论,探讨在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组合时轧辊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设计和生产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优化效果,轧辊使用寿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磁检测技术是一种有待发展的新技术.与其他各类有损和无损检测方法相比较,铁磁类材料的磁性变化更易于检测和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因此,基于磁效应的钢结构及构件无损检测技术凸显出它的优越性来.主要讨论了钢结构磁性无损检测中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磁化技术,磁信号测量技术,磁信号处理技术,磁信号的频域数字滤波,磁检测装置抗干扰技术,退磁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边缘构件配箍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边缘约束情况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的合理配置可以形成剪力墙边缘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良好的性能.文中基于对4片不同配箍特征值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的研究分析,讨论了不同配箍特征值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承载力、位移延性系数、刚度及耗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配箍特征值剪力墙的损伤机理,并对剪力墙设计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压电驱动机理的研究,利用"双压电晶体振子"的收缩和膨胀机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微型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数值模拟大多没有考虑柱子底部纵筋的滑移。基于OpenSEES平台对一榀三层三跨的带有翼缘板的混凝土框架多点位移控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进行模拟。通过在柱纤维单元下串联一个零长度截面单元来模拟底层柱脚的应变渗透现象,用bond-slip材料定义柱底纵筋的粘结滑移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柱底纵筋滑移模型较不考虑柱底纵筋滑移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更好,但是后期模拟值略小于实验值。因此,柱底纵筋应力滑移模型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