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利用自制等温测量热重实验台,对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工艺中水蒸气对吸收剂孔结构影响进行了研究。仅煅烧阶段含有水蒸气时,转化率最低,而仅碳酸化阶段存在水蒸气时,取得最高的碳酸化转化率。煅烧阶段和碳酸化阶段均含有水蒸气与仅碳酸化阶段存在水蒸气转化率类似。采用氮吸附测试了典型工况下的Ca O孔结构。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碳酸化转化率降低,比表面积、孔容积逐渐减小。推测煅烧阶段水蒸气通过烧结降低了碳酸化转化率。碳酸化阶段水蒸气通过催化作用提高了转化率,此时孔结构作用并不占主动地位。煅烧和碳酸化均存在水蒸气时,碳酸化阶段水蒸气催化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文中简要介绍了粉喷桩检测中的低应变动力法、静荷栽试验法、桩体通长抽芯法的方法原理及工程应用,并指出了该类基桩检测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富氧燃烧下烟气组分(CO2体积分数约30%~40% ),利用填料塔进行了氨法脱碳试验研究,考察了烟气CO2浓度、氨水浓度、吸收液pH值、氨水流量、烟气温度、烟气流量等因素对CO2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 随氨水浓度、吸收液pH值、氨水流量增加以及填料增多,CO2脱除率升高,但在pH值=10.5时出现一定波动;② 烟气温度为50 ℃时,CO2脱除率最高;③ 当氨水中NH3质量分数大于4%时,烟气中CO2脱除率达90%以上,微富氧燃烧条件下,单位质量氨(1 kg NH3)对烟气中CO2吸收质量为0.32 kg,脱碳效率是常规燃烧条件下的2倍多,因此采用微富氧燃烧有利于缩小吸收塔和再生塔的体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
汾河二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和旅游为主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洞位于大坝右岸,设计洞型为城门洞型,高8.0m,长740m.本文采用一些定量指标结合工程地质围岩分类,准确划分了导流洞围岩的类型,对围岩稳定性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岩溶地区兴建水利工程时,河谷深部岩溶的发育对库坝区的渗漏及大坝的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近几年工程勘察成果揭示,在北方岩溶区,同样存在河谷深部岩溶发育的问题,并且,采用过去的岩溶同步理论和深循环理论无法解释有关岩溶地质现象。因此,对岩溶区河谷深部岩溶发育规律理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运用岩溶作用动态平衡理论并结合李家庄下水库河谷区具体的地质特征对其深部岩溶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经工程勘察实践证明,分析结果令人十分满意,它不仅解决了以往岩溶作用理论中无法解释的岩溶地质现象等有关理论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一分析方法在有目的地指导岩溶区前期勘察工作进而减少勘探量和后期施工处理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彦飞 《山西水利》2008,24(6):25-26
从水库实时洪水调度条件、调度原则出发,结合洪水预报方案,对漳泽水库的洪水实时调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漳泽水库实时洪水调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原状土样采取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定量评价岩土体工程性能的准确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原状土样采取的五个主要因素:钻孔质量;钻探方法;取土器;取土方法;封存及搬运。  相似文献   
8.
白彦飞 《山西建筑》2003,29(18):264-265
通过对坝址区地基地层结构、颗粒构成、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坝基卵石混合土应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为工程建设和效益发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增压富氧循环流化床的二维流动模型,将增压富氧循环流化床炉膛分为下部密相区和上部稀相区,同时考虑气固轴向和径向变化。模型针对3002/70再循环烟气(RFG)富氧气氛,5mm颗粒粒径,在温度范围20~1000℃,压力范围0.1~6.0MPa下,计算了增压富氧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主要分析压力和温度对临界流化速度Umf的影响以及压力对环形区厚度6,床层空隙率8和颗粒浓度分布8。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临界流化速度不断减小,环形区厚度变薄,空隙率降低,颗粒浓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流化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床层压力越大,迭到峰值所需的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正>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北邯石段一个项目,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境内,起点桩号186+900,终点桩号196+997.1,全长10.329 km,其中渠道长8.724 km。本渠段穿过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左侧为太行山北脉,山高坡陡、连绵起伏。渠段沿线多属倾斜平原和丘陵地貌,覆盖层由山麓坡积物和冲积洪积物构成,表层土壤以壤土、砂壤土、砂土及碎石土为主。明渠渠道分为全挖方和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