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活性污泥生物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吸附性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20~30min之间,可达到吸附平衡,且温度越高,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越长;活性污泥对悬浮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高于对溶解性和胶体性有机物的吸附;对高浓度污水吸附性能高于低浓度污水的吸附性能;抑制剂对污泥的吸附作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跨越。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出发,尝试和探索了环境工程专业《排水管网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课堂教学科学设计、工程实践教育强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焦化废水作为我国一类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常规的生物处理难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吸附法由于其处理效率高,去除范围广泛,可再生循环使用可以被应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中。主要介绍了焦化尾水处理中常见的吸附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树脂处理等技术;以及吸附法与其他工艺耦合法深度处理技术;并对焦化尾水深度处理吸附处理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含水率高是目前河道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最大瓶颈。该文以崇明岛老滧河疏浚底泥(底泥C)及赢东村东湖底泥(底泥Y)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絮凝剂对不同底泥的沉降和脱水效果,为两种不同底泥最佳絮凝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通过不同絮凝剂投加量、含水率、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的试验,为实际工程提供优化参数。结果表明:1#絮凝剂对底泥C的沉降效果最好,其投加量为2%(絮凝剂与底泥干重之比);3#絮凝剂对底泥Y的沉降效果最佳,其投加量为1%;底泥C和底泥Y的最适疏浚含水率分别为380.0%和305.0%,最适搅拌强度分别为80 rpm和40 rpm,最佳絮凝时间均为30 min。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究污水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潜在影响,选取巢湖流域采用3种典型处理工艺(氧化沟、SBR、A2/O工艺)的7座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尾水中氮、磷的形态及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对TN、TP、COD等指标均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无明显差异。尾水中颗粒态总氮(PN)占比在13.4%以下,主要以溶解态总氮(DTN)形式存在,其中溶解态无机氮(DIN)占比高于溶解态有机氮(DON)。尾水中颗粒态总磷(PP)占比在10.1%~66.7%,磷主要以溶解态总磷(DTP)形式存在,其中溶解态无机磷(DIP)占比在60%以上。DOM的三维荧光光谱显示,不同工艺尾水中的DOM均具有4类荧光特征峰,其中腐殖酸类物质C峰与紫外区类富里酸物质A峰较为明显。根据DOM的荧光特性参数(HIX值<4、FI值>1.9、BIX值>1.0),各污水厂出水中的DOM主要为自生来源。由此表明,污水处理厂削减了大量的入河碳、氮、磷等负荷,其尾水可用于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水源,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